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了Piezo1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腎損傷(IR-AKI)中對巨噬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透過基因改造小鼠,特定敲除髓系細胞中的Piezo1,並誘導急性腎損傷。他們發現,IR-AKI期間,Piezo1在腎臟巨噬細胞中上調,敲除後能保護腎臟。Piezo1透過鈣蛋白酶信號影響巨噬細胞行為,激活Ca²⁺依賴的途徑,進而上調HIF-1α信號,促進M1型巨噬細胞極化。研究認為,抑制Piezo1可能成為IR-AKI的潛在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目前治療選擇不多。一項研究評估了telitacicept這種人源化融合蛋白在成人IgAN患者中的療效,特別是有顯著蛋白尿的患者。結果顯示,接受每週240毫克telitacicept的患者中位蛋白尿減少54.6%,而支持性治療組僅減少20%。telitacicept組的腎功能指標保持穩定,且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總體來看,telitacicept對IgAN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且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是一個全球健康問題,本研究旨在找出與腎纖維化相關的生物標記,並探討單側輸尿管阻塞(UUO)、免疫細胞浸潤及細胞死亡之間的關聯。研究團隊分析了多個研究的基因表達數據,並透過蛋白質互作網絡及SVM-RFE方法識別出七個關鍵基因。實驗結果顯示,Bcl2a1b、Clec4n和Col1a1可能是UUO的潛在生物標記,且UUO的發展與免疫細胞浸潤及炎症通路活化有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臟平均灌注壓(MPP)與敗血症相關急性腎損傷(SA-AKI)患者的預後關係,數據來自MIMIC-IV資料庫。研究發現,MPP低於60 mmHg的患者90天死亡率顯著較高,且MPP與死亡率之間存在非線性反比關係。Cox回歸分析顯示,MPP低於60 mmHg是獨立的死亡風險因素,而MPP高於60 mmHg則可降低死亡風險。結果強調監測MPP變化對SA-AKI患者預後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兩個新模型,能估算未接受替代療法的腎衰竭患者的最大24小時尿鉀排泄量,目的是預防高鉀血症。研究分析了145名高鉀血症患者的數據,並用102名患者的樣本建立模型,接著在剩下的43名患者中進行驗證。結果顯示,這些新模型的準確度高,偏差低,且與實際測量結果有強烈相關性,為高風險患者的飲食鉀攝取管理提供了有用工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威爾姆斯腫瘤(WT)倖存者的長期腎臟健康進行調查,特別是高風險患者。研究分析了64名在兒童醫療中心接受WT治療的患者,並追蹤了中位11.3年。結果顯示,35名患者的腎小管過濾率下降,2名進展至慢性腎病第5期。67%的患者有腎臟代償性肥大,41%出現高血壓,22%有蛋白尿。這強調了持續監測腎功能和血壓的重要性,以管理潛在的慢性腎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家族性地中海熱(FMF)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能導致腎臟損傷。本研究利用剪切波彈性成像(SWE)評估50名小兒FMF患者的腎組織彈性,結果顯示其雙腎SWE值顯著高於對照組,且蛋白尿水平也上升。研究未發現疾病活動度與SWE值有關聯,但急性期反應物在緩解期仍顯著高於對照組,顯示持續的亞臨床炎症可能增加組織僵硬度,並提高淀粉樣變的風險。總之,FMF在緩解期仍可能對器官造成損害。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常見的腎小球疾病,也是中國慢性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標準治療後的難治病例,選擇有限。本報告探討一名嚴重IgAN兒童病例,傳統治療外,加入了belimumab這種單克隆抗體,取得良好療效。患者腎功能改善,外周血漿細胞數量減少。此案例首次顯示將belimumab納入IgAN免疫抑制治療方案的潛在益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與慢性腎病(CKD)之間有密切關聯,兩者結合會導致預後更差。本文回顧了HFpEF和CKD的流行病學及病理生理關係,強調在CKD患者中需仔細診斷和篩檢HFpEF的重要性。由於HFpEF的普遍性及其對預後的影響,篩檢顯得尤為重要。近期醫療進展,如SGLT2抑制劑、finerenone和semaglutide的使用,對這高風險群體的心腎健康有顯著益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接受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的末期腎病(ESRD)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研究回顧了2009年至2022年間90名接受靜脈動脈ECMO的成人ESRD患者的醫療紀錄,排除14名在ECMO啟動後24小時內死亡的患者。結果顯示住院死亡率高達69.7%,心源性休克為最常見診斷,感染則為主要併發症。APACHE II分數被確認為獨立死亡風險因子,且分數≤29的患者在6個月生存率上顯著優於分數>29的患者。研究強調APACHE II分數在預測ESRD患者住院死亡風險中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