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日本實際數據顯示,治療腎性貧血的HIF-PHIs藥物,可能會提高女性和非透析患者發生栓塞、血栓的風險,且這些族群發生時間也較早。醫師在開立時要特別謹慎挑選病人,並加強追蹤監測。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潛在腎毒性藥物聯合使用的腎毒性風險,特別是急性腎衰竭(ARF)。研究分析了超過440萬份不良事件報告,發現1,636例ARF與SGLT2i的聯合使用有關,特別是與利尿劑、降脂藥和抗凝劑的組合。dapagliflozin與cefazolin的組合風險最高,男性患者的死亡風險較高。這項研究確認了SGLT2i與利尿劑或NSAIDs相關的ARF風險,並揭示了與其他藥物的新風險。 PubMed DOI

這份指引針對南亞地區(如孟加拉、布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18歲以上的慢性腎病(CKD)和貧血成人,提供使用缺氧誘導因子脯氨酸羥化酶抑制劑(HIF-PHIs)的建議。根據患者是否需要透析,治療建議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指引不適用於12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也不適用於因其他原因(如失血、癌症、多囊腎病或傳染病)引起的貧血患者。 PubMed DOI

Sotatercept已證實能改善肺動脈高壓(PAH)患者的運動能力,並延緩病情惡化,特別是WHO功能分類II或III的患者。對於高死亡風險的進階PAH患者(WHO功能分類III或IV),其效果之前不明。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中,172名高風險患者接受sotatercept或安慰劑,結果顯示sotatercept組的主要終點事件顯著低於安慰劑組,死亡率也較低。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鼻出血和毛細血管擴張。總結來說,sotatercept在高風險PAH患者中顯著降低了嚴重不良結果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roxadustat在治療慢性腎病(CKD)和心臟衰竭(HF)患者貧血的效果與安全性。共篩選1055名患者,最終206名納入分析,分為roxadustat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roxadustat組的血紅素顯著增加(0.8 g/dl),且Hb反應率較高(60.2%對28.2%)。紅血球比容的增幅也較大(4.7%對2.8%)。兩組在其他健康參數及不良事件方面無顯著差異,顯示roxadustat對CKD和HF患者的貧血管理有效且安全,是值得考慮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如 canagliflozin 會增加紅血球數和紅血球增多症的機率,即使原本血比容偏高也一樣。整體來說,canagliflozin 並不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或血栓風險,但對本來就有紅血球增多症的男性,心血管事件(特別是心肌梗塞)風險會上升,女性則沒有這現象。開立時要特別注意這類男性患者,未來也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對需要血液透析且有貧血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使用erythropoietin治療,發生重大心血管和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比roxadustat低,兩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則差不多。erythropoietin在心血管安全性上可能較佳。 PubMed DOI

Vadadustat 和 darbepoetin alfa 在治療慢性腎臟病貧血時,提升血紅素的效果差不多。在美國病人(有無洗腎都一樣),兩種藥物造成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也相近。但在非美國、沒洗腎的病人,vadadustat 會增加心血管風險。因此,非美國、未洗腎患者用 vadadustat 時要特別注意。 PubMed DOI

這項台灣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使用DHP-CCBs或alpha blockers,發生透析中低血壓的風險較低;而beta blockers和ACEI/ARBs則沒有明顯影響。對有IDH風險的患者來說,DHP-CCBs和alpha blockers可能是較安全的降壓藥選擇。 PubMed DOI

在日本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中,使用statin並沒有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率,就算考慮血清磷酸鹽濃度的變化也是一樣。雖然statin和全因死亡風險較低有關,但和心血管風險或死亡率並無顯著關聯。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雖然紅血球數量會上升,但並不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或血栓等風險。換句話說,SGLT2i造成的紅血球增多症,對血栓安全性來說是沒問題的,大家可以比較放心使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