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95位復發性腎病症候群兒童,結果顯示接種COVID-19 mRNA疫苗後,腎病復發風險並未明顯增加。大多數孩子接種後沒復發,僅少數嚴重個案有復發或新發病情。整體來說,疫苗接種對這群兒童來說是安全的,不會提高復發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美國NHANES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死亡風險會增加67%,而腎功能(eGFR、UACR)在其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腎功能指標也能提升死亡風險的預測力。久坐相關的主要死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建議多注意腎臟健康,有助於評估久坐者的死亡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odium aescinate(SA)能保護小鼠腎臟免於缺血再灌流損傷,主要是透過抑制 AKT/NLRP3 訊號路徑,減少發炎性細胞死亡(pyroptosis),有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新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circ-0069561 這種環狀RNA在糖尿病腎病患者和小鼠腎臟裡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腎小球,跟蛋白尿和較差預後有關。它會促進足細胞損傷和鐵死亡,未來有機會成為診斷和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新標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AKI)會增加慢性腎臟病(CKD)風險,巨噬細胞在這過程很重要。M1型會引發發炎,M2型有助修復,但停太久會造成纖維化。腎臟的SIRT6酶能幫助巨噬細胞從M1轉M2,促進修復,但也可能導致纖維化。這篇綜述探討SIRT6如何影響巨噬細胞,並討論相關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根據KDIGO 2021指引,anti-PLA2R陽性時可不做腎臟切片直接診斷膜性腎病變(MN)。但因為MN常和其他腎病共存,特別是年長者常見的腎臟類澱粉沉積症,即使anti-PLA2R陽性,也要考慮兩者同時存在。這很重要,因為兩種病的治療和預後差異很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128位未用抗病毒預防的腎臟移植患者研究發現,近六成在移植後一年內出現CMV抗原血症,前三個月風險最高,高風險族群甚至持續到第七、八個月。年紀越大、CMV風險越高,發生率也越高。出現CMV AG會增加抗體排斥和腎功能惡化風險,因此建議移植後至少六個月要定期追蹤CMV。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miR-29a-3p 能抑制 VEGFA,進而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鈣化,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特別有幫助。不論是提升 miR-29a-3p 或抑制 VEGFA,都能在高磷環境下保護血管,降低鈣化風險。這條路徑有機會成為預防血管鈣化的新治療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3,714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虛弱指數(FI)是預測存活率最準的指標,甚至比其他臨床或實驗室數據還要準。研究團隊用11個關鍵變項建立預測模型,可精準預測1到10年的存活率。FI分數的風險比特別高,顯示FI在評估CKD患者預後時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紅花注射液(SFI)能改善肥胖相關腎小球病變小鼠的肥胖、脂質代謝和足細胞損傷。SFI的保護效果可能來自提升腎臟胰島素受體和eNOS表現,減少胰島素阻抗,顯示SFI有潛力成為治療ORG的新方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