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最新系統性回顧發現,增加鉀攝取有助於降血壓,尤其對高血壓患者效果明顯。每天多攝取50 mmol鉀,高血壓者收縮壓/舒張壓可降約5.3/3.6 mmHg,無高血壓者降幅較小。這顯示鉀補充對高血壓控制很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雖然有些膜性腎病患者血液檢查不到anti-PLA2R抗體,但其實有一半在腎臟組織裡還是找得到PLA2R,顯示組織檢查很重要。此外,研究還發現了其他已知和兩個新抗原(HYAL1、THBS1),暗示薩丁尼亞族群可能有特殊致病因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10年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特別是60歲以下族群,且需要用藥治療的比例也明顯增加。醫師應多留意CKD患者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年輕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將近一半有IgA血管炎腎炎的兒童,腎臟裡都有IgM沉積。IgM沉積較多的孩子,病情通常比較嚴重,腎臟預後也較差,特別是合併S1病變時。IgM沉積可作為預測這類兒童腎臟預後的重要指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糖尿病腎病變主要是腎小球受損,導致蛋白尿和腎功能惡化,跟代謝異常、氧化壓力、發炎和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過度活化有關。控制血糖、血壓和心血管風險,加上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是延緩病情惡化的重點。未來還需要更多針對分子機制的新治療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及早用血液和尿液檢查發現腎臟病,不只能預防惡化、減少併發症,還可能救命,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新療法讓早期診斷更有價值,但目前還有資源不足和認知不夠的問題。全球應合作,將腎臟篩檢納入健康政策,才能有效減輕腎臟病負擔。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這項研究發現,在中國中老年有前期糖尿病的人當中,較高的肌酐/胱抑素C比值(CCR)和較大的握力有正相關。這表示CCR有可能幫助找出那些有前期糖尿病、但有肌力下降風險的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缺血再灌流造成的急性腎損傷,會讓腎臟近曲小管發炎、細胞死亡,並降低NHE3轉運蛋白活性。這和p38MAPK訊號路徑活化及ezrin蛋白變化有關,影響NHE3功能。未來針對這條路徑治療,有機會保護腎臟功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腎臟病患者治療痛風時,降尿酸藥物劑量不一定要受限於傳統腎功能上限,可依個人狀況調整,但需密切監測。Allopurinol 使用前要注意 HLAB*5801 基因過敏風險,建議低劑量開始、慢慢增加。SGLT2 抑制劑降尿酸效果有限。免疫調節劑可提升 pegloticase 治療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近600萬名成人,發現急性腎臟病(AKD)的發生率會因定義不同而有差異,用ADQI定義時較高(26.6%),KDIGO則較低(11.1%)。但不管用哪種定義,AKD和死亡風險的關聯性都差不多。這提醒我們,AKD定義不同會影響研究結果,對臨床和研究都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