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與慢性腎病(CKD)之間有密切關聯,兩者結合會導致預後更差。本文回顧了HFpEF和CKD的流行病學及病理生理關係,強調在CKD患者中需仔細診斷和篩檢HFpEF的重要性。由於HFpEF的普遍性及其對預後的影響,篩檢顯得尤為重要。近期醫療進展,如SGLT2抑制劑、finerenone和semaglutide的使用,對這高風險群體的心腎健康有顯著益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接受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的末期腎病(ESRD)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研究回顧了2009年至2022年間90名接受靜脈動脈ECMO的成人ESRD患者的醫療紀錄,排除14名在ECMO啟動後24小時內死亡的患者。結果顯示住院死亡率高達69.7%,心源性休克為最常見診斷,感染則為主要併發症。APACHE II分數被確認為獨立死亡風險因子,且分數≤29的患者在6個月生存率上顯著優於分數>29的患者。研究強調APACHE II分數在預測ESRD患者住院死亡風險中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原發性腎小球腎炎(GN)在腎臟移植後復發,對移植腎的存活率影響甚大。近期研究顯示,了解復發性GN的發生率、風險因素及治療進展非常重要。文獻回顧指出,建立復發診斷共識能提升病例管理。主要發現包括對補體相關及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風險因素有更深入的認識,並且新生物標記如抗-PLA2R抗體可幫助識別高風險患者。治療方面,補體抑制劑及抗-CD38單克隆抗體等新方法正在探索中。儘管已有進展,全球合作仍是提升研究與管理的關鍵。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dapagliflozin'對急性心臟衰竭(AHF)患者出院後CA125水平的影響,並分析其與六個月內臨床結果的關聯。研究涵蓋956名AHF患者,結果顯示接受'dapagliflozin'治療的患者CA125水平減少幅度較大,分別為-24 U/mL,而未接受該藥物的患者則為-14 U/mL。此外,CA125的減少與六個月內的死亡及再住院風險降低有顯著關聯。這顯示'dapagliflozin'不僅能降低CA125水平,還有助於改善AHF患者的臨床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診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對象為3,119名不依賴透析的患者。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和多囊腎病的腎臟結果風險顯著高於IgA腎病,而慢性間質性腎炎的風險較低。高血壓性腎硬化的全因死亡率風險則顯著增加。這些結果顯示,CKD的根本原因對預後影響深遠,強調需針對不同類型的CKD制定個別化的管理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與妊娠合併高血壓疾病(HDCP)的關聯。結果顯示,HDCP患者的血清PAF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孕婦,重度子癲前症患者的水平更高。此外,早期妊娠及診斷時的PAF升高與HDCP的不良結果有關。研究指出,血清PAF可作為HDCP發生及結果的預測指標,顯示其在早期妊娠評估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236名接受腎臟移植的兒童中,41%出現呼吸併發症。這些問題包括臨床疾病和肺功能異常,7%有阻塞性損害,6%有限制性損害,24%肺擴散能力下降。年齡超過3.5歲及使用basiliximab的兒童風險較低,而免疫缺陷、男性、BK病毒陽性及舒張期高血壓則風險較高。影像檢查中常見支氣管擴張。研究建議對有呼吸症狀或風險因素的兒童進行定期監測,以防止肺損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中嬰兒四年內的腎功能,重點在血清肌酸酐和腎小球過濾率(GFR)。共納入138名患者,大多數為早產兒。主要發現包括:足月新生兒的肌酸酐水平穩定下降,而早產嬰兒則先上升後下降,且肌酸酐與妊娠週數呈反比。GFR在早產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下降後再上升,足月新生兒則持續上升。研究強調在新生兒特別是生命初週,需密切監測腎功能,以應對生理變化和臨床因素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腎功能減退患者中不當處方尿酸降低療法(ULT)的情況及其對慢性腎病(CKD)進展的影響。分析了3,033名腎臟科病人的數據,發現987名患者中有396個ULT處方被認為不當,且70%在5年內持續存在。674名匹配患者中,有136人開始接受腎臟替代療法(KRT)。結果顯示,ULT的使用與CKD進展無顯著關聯,顯示對ULT的處方需重新評估,且ULT未能有效減緩CKD進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利尿劑在慢性腎病(CKD)的管理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們能促進腎臟排除多餘的鈉,減少血漿容量。CKD會影響腎小管功能,導致鈉排泄困難,進而引發高血壓。為了控制鈉和容量過載,患者需限制鈉攝取並使用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適合高血壓,而環利尿劑則用於容量過載,常與其他療法搭配。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對於治療利尿劑耐藥的情況也很重要。此外,利尿劑還能幫助診斷腎臟疾病及管理電解質失衡。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