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醫學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比較了兩種指導方法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中的效果,分別是血管造影衍生的分數流量儲備(FFR)和血管內超音波(IVUS)。在中國進行的這項多中心隨機試驗中,共有1,872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FFR組的主要事件發生率為6.3%,IVUS組為6.0%,顯示FFR的效果不劣於IVUS。兩組的死亡率相似,心絞痛復發率也都很低。這些結果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臨床指導方針。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中,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與氣球血管成形術對於嚴重鈣化冠狀動脈病變的效果。研究在美國104個醫療中心進行,涉及2005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的目標血管失敗率相近,且支架面積差異不顯著。研究結論認為,常規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並未改善結果,建議在這些情況下優先考慮氣球血管成形術。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巨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系統性血管炎,治療選擇不多。最近一項研究評估了選擇性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在新發或復發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428名患者中,接受15毫克upadacitinib的患者在第52週持續緩解率達46.4%,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29.0%;而7.5毫克劑量則未顯示優勢。兩組的安全性相似,未見重大心血管事件。研究結果顯示,15毫克的upadacitinib對治療巨細胞動脈炎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2年間美國與歐洲老年人的財富與健康結果,特別是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73,838名50至85歲的成年人,結果顯示較高的財富與較低的死亡率有關。最富有的四分位數死亡風險顯著低於最貧困者,且美國的生存差距比歐洲更大。北歐和西歐的富裕人士生存率高於美國的富裕人士,顯示財富對死亡率的影響在美國更為明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下一代定序技術大幅推進了針對罕見疾病兒童的精準療法,特別是針對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先天性腹瀉和腸道疾病(CODEs)。目前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但基於基因發現的新靶向療法逐漸出現,包括專門飲食、藥物和手術選項。在一項研究中,129名懷疑有單基因先天性腹瀉的嬰兒中,有62名(48%)被確認有致病變異,並發現NEUROG3基因中的新變異。此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三個新基因的功能,增進了對CODE疾病基因組成的理解,並突顯了潛在的新療法靶點。該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資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近在中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在症狀出現後4.5到24小時內,使用alteplase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對後循環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影響。研究包含234名患者,結果顯示接受alteplase治療的患者中,有89.6%達到功能獨立性,顯著高於標準治療組的72.6%。安全性方面,alteplase組的顱內出血率和死亡率也較低。總體來看,這項研究顯示alteplase在這個時間範圍內能改善輕度後循環中風患者的功能結果,且風險可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周邊動脈疾病(PAD)對健康影響深遠,尤其是對2型糖尿病患者。最近的STRIDE研究探討了semaglutide這種糖尿病藥物是否能改善PAD患者的行走能力及生活品質。這項雙盲、隨機的臨床試驗在20個國家進行,792名參與者接受了52週的治療。結果顯示,semaglutide組的行走距離顯著優於安慰劑組,且不良事件發生率低。總體來看,semaglutide對有症狀的PAD和2型糖尿病患者有潛在好處,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機制及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otatercept已證實能改善肺動脈高壓(PAH)患者的運動能力,並延緩病情惡化,特別是WHO功能分類II或III的患者。對於高死亡風險的進階PAH患者(WHO功能分類III或IV),其效果之前不明。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中,172名高風險患者接受sotatercept或安慰劑,結果顯示sotatercept組的主要終點事件顯著低於安慰劑組,死亡率也較低。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鼻出血和毛細血管擴張。總結來說,sotatercept在高風險PAH患者中顯著降低了嚴重不良結果的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高級別的神經內分泌癌,發病率在美國約為每10萬人4.7例,預後不佳,五年存活率僅12%到30%。主要風險因素是吸煙,95%的患者有吸煙史。症狀包括咳嗽、呼吸急促等,但約60%的患者在診斷時無症狀。小細胞肺癌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治療方式不同。局限期可透過手術或化療治療,生存期可達55.9個月;廣泛期則以化療為主,生存期約12到13個月,復發率高。早期檢測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脈衝場消融(PFA)和冷球囊消融在治療有症狀的陣發性心房顫動的效果。210名患者參加隨機試驗,並安裝可植入心臟監測器以追蹤心律。結果顯示,PFA組有37.1%的患者復發,而冷消融組則有50.7%復發,顯示PFA的效果不僅不劣於冷消融,甚至更佳(P=0.046)。兩組的安全性相似,併發症也很少。總體來看,PFA是冷球囊消融的有效替代方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