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2年間美國與歐洲老年人的財富與健康結果,特別是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73,838名50至85歲的成年人,結果顯示較高的財富與較低的死亡率有關。最富有的四分位數死亡風險顯著低於最貧困者,且美國的生存差距比歐洲更大。北歐和西歐的富裕人士生存率高於美國的富裕人士,顯示財富對死亡率的影響在美國更為明顯。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調整了人類發展指數(HDI)框架,以評估美國在種族、性別、年齡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福祉差異。研究發現,HDI在不同族群間差異顯著,尤其是印第安人、黑人和拉丁裔男性在最低HDI群體中比例過高。年輕成年人中,這些族群的代表性更明顯。地理上,南部和阿巴拉契亞地區的低HDI比例較高。研究呼籲改善教育、收入和健康機會,以解決這些不平等問題,特別是針對最受影響的群體。 PubMed DOI

監測死亡率對公共健康非常重要,能揭示疾病影響、識別趨勢、優化資源及指導政策。本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的28,159隻狗和24,006隻貓的過早死亡數據,使用PetBERT-ICD模型進行分類,揭示了死亡原因和模式。結果顯示,行為問題促使年輕狗狗過早安樂死,短頭犬種的死亡風險增加19%。此外,社會經濟地位與寵物過早死亡有強烈關聯,低IMD得分地區的死亡風險幾乎減少50%。這強調了解決社會經濟差異對動物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分析探討到2050年將過早死亡(70歲前死亡)減半的可能性,根據1970至2019年的數據。報告指出,全球過早死亡的概率從1970年的56%降至2019年的31%。在30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有七個國家顯著改善,若持續增長,可能在2050年前達成目標。這些國家包括韓國、孟加拉國等。報告強調,實現目標需大量投資健康服務,特別是在改善較慢的國家。雖然減少過早死亡能帶來更健康的生活,但也需面對慢性疾病增加的挑戰。 PubMed DOI

近二十年前的「八個美國」研究揭示了美國健康上的重大不平等,根據地理、種族、收入等因素將人口分為八個群體。最新更新擴展至十個群體,並分析2000至2021年的預期壽命趨勢。結果顯示,群體間的預期壽命差距持續擴大,尤其因COVID-19疫情影響,最低與最高群體的差距從12.6年增至20.4年。研究強調了健康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呼籲針對性行動以改善弱勢群體的健康狀況,確保所有美國人都能享有健康長壽的生活。 PubMed DOI

全球疾病、傷害及風險因素研究(GBD)2021針對美國1990至2021年的健康趨勢進行深入分析,涵蓋371種疾病及88種風險因素。研究顯示,美國男性壽命排名從第35位降至第46位,女性則從第19位降至第47位,14個州的壽命出現下降,西維吉尼亞州下降最明顯。雖然心臟病和肺癌死亡率下降,但藥物使用障礙和慢性腎病卻上升。腰痛成為主要殘疾原因,抑鬱症和藥物使用問題也顯著增加。這些發現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改善健康結果的關鍵見解。 PubMed DOI

預測未來健康挑戰對美國政策制定者和醫療人員至關重要,能有效規劃與投資。根據GBD 2021的分析,預計美國的預期壽命將從2022年的78.3歲增至2050年的80.4歲,但增長速度較慢,全球排名將從第49位降至第66位。藥物使用障礙和下背痛將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若實施綜合風險消除策略,預期壽命可增加3.8年。研究強調需立即採取行動,以維護美國的健康地位,並改善未來人口的健康與福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0至2019年間心臟瓣膜疾病(VHD)的全球死亡趨勢,特別是中等收入國家與高收入國家的差異。結果顯示,兩者的VHD死亡率均上升,但中等收入國家的風濕性瓣膜病死亡率下降,而感染性心內膜炎、主動脈狹窄和二尖瓣逆流的死亡率則上升。高收入國家整體死亡率下降,但39歲以下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死亡率卻上升。研究強調了全球VHD死亡負擔的增加,並呼籲進一步探討其背後原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19年間美國的醫療支出,涵蓋3110個縣,重點在健康狀況、支付者及護理類型。主要發現包括: 1. **支出概況**:76.6%的個人健康護理支出中,2型糖尿病為最貴疾病,支出達1439億美元。 2. **支出分配**:門診護理佔42.2%,住院護理23.8%,處方藥13.7%。 3. **縣間差異**:年齡標準化人均支出差異大,從3410美元到13332美元不等。 4. **變異因素**:支出差異主要來自自付及私人保險,與利用率有關。 5. **影響意義**:了解支出模式有助於識別醫療不平等及制定減少支出的策略。 研究強調針對不同地區的醫療支出差異進行干預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多國的200多萬名參與者,探討經典心血管風險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終生風險和死亡率的影響。主要發現顯示,若同時存在五個風險因素,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為24%,男性則為38%。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女性可多活13.3年且無心血管疾病,男性則可多活10.6年。改善高血壓或戒煙在中年時期能顯著增加無心血管疾病的生命年數。總之,50歲時避免所有風險因素可延長壽命超過十年,強調管理這些風險因素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美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有越多像低收入、教育程度低、糧食不安全、沒健保等不利社會健康因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會提高,且這種影響在男性身上更明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