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Sotatercept已證實能改善肺動脈高壓(PAH)患者的運動能力,並延緩病情惡化,特別是WHO功能分類II或III的患者。對於高死亡風險的進階PAH患者(WHO功能分類III或IV),其效果之前不明。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中,172名高風險患者接受sotatercept或安慰劑,結果顯示sotatercept組的主要終點事件顯著低於安慰劑組,死亡率也較低。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鼻出血和毛細血管擴張。總結來說,sotatercept在高風險PAH患者中顯著降低了嚴重不良結果的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管緊張素受體中性肽酶抑制劑(ARNI)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成人先天性心臟病(ACHD)患者中對心律不整的影響。研究分析了46名接受最佳指導醫療療法的系統性右心室衰竭患者,結果顯示,隨著中位數36個月的隨訪,心律不整事件顯著減少,顯示這些藥物可能對這類患者有抗心律不整的好處。 PubMed DOI

心臟衰竭惡化(WHF)常導致患者頻繁再住院及生活品質下降,顯示出新療法的需求。本研究評估在住院或脆弱階段啟動新療法的有效性,結果顯示新療法能顯著減少再住院風險,特別是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ARNI及鐵碳醣複合物。sotagliflozin在住院方面效果最佳,ARNI和鐵碳醣複合物也有顯著成效。研究建議在WHF管理中應儘早引入這些新療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心臟衰竭伴隨保留或輕度降低射血分數的患者,探討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對肺部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涵蓋13名平均77歲的患者,進行了9個月的觀察,並在每三個月進行右心導管檢查。結果顯示,啟用SGLT2抑制劑後,肺動脈壓、肺血管阻力等指標並未顯著變化。雖然計算PVR的方法有良好相關性,但PCWP的評估則不夠可靠。作者計畫進一步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深入探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單獨使用血管緊縮素受體-中性氨酸酶抑制劑(ARNI)與ARNI加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臟衰竭伴隨減少射血分數(HFrEF)患者的影響。研究中179名病人中,有58名接受聯合療法。結果顯示,ARNI+SGLT2-I組的三尖瓣返流速度顯著下降,肺高壓機率和右心室功能也有明顯改善,顯示聯合療法在改善肺血管疾病及HFrEF患者預後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肺動脈高壓(PH)是一種嚴重疾病,會導致右心衰竭。近期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的潛力,特別是dapagliflozin和empagliflozin,對PH患者的心臟功能和肺血流的影響。系統性回顧分析了六項研究,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肺動脈壓,改善心臟指標,但仍有一項研究未見顯著改善。總體來說,這些藥物在PH管理上顯示潛力,但需進一步研究確認其有效性及機制。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胎盤生長因子(PlGF)和可溶性fms樣酪氨酸激酶1(sFlt-1)在系統性硬化症(SSc)併發症——硬皮病腎危機(SRC)中的角色。研究分析了27名SRC患者的血清樣本,發現SRC患者的PlGF水平顯著高於其他組別,且PlGF超過24.5 pg/ml可有效診斷SRC,靈敏度67%、特異性95%。此外,PlGF水平較高也與長期透析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PlGF可作為識別SRC風險及評估透析需求的生物標記物。 PubMed DOI

日本實際數據顯示,治療腎性貧血的HIF-PHIs藥物,可能會提高女性和非透析患者發生栓塞、血栓的風險,且這些族群發生時間也較早。醫師在開立時要特別謹慎挑選病人,並加強追蹤監測。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裝有 CardioMEMS 的心衰竭患者的小型回溯性研究發現,使用 GLP-1 受體促效劑(以 semaglutide 為主)治療 6 個月後,體重和肺動脈壓力都明顯下降,且藥物劑量沒變。體重減輕和肺動脈壓力改善有關聯,顯示 GLP-1 受體促效劑可能有助改善血流動力學。 PubMed DOI

一項針對1176位進行性肺纖維化患者的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口服nerandomilast每天兩次,能在一年內明顯減緩肺功能惡化(FVC下降幅度減少67–81毫升),副作用以腹瀉最常見,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則與安慰劑相近。Nerandomilast有望延緩疾病進展。 PubMed DOI

這項前瞻性研究發現,dapagliflozin用於因系統性右心室導致心衰竭的成人患者,6個月後能明顯提升運動能力、生活品質和心臟功能,且沒出現明顯副作用。這是首個證實其療效的研究,顯示未來值得進一步大規模臨床試驗。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