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醫學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3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SGLT2i GLP1

自2022年夏天起,歐洲多國移民收容中心爆發毒素型白喉桿菌感染,主要為皮膚型,也有呼吸道感染及一例死亡。分析363株菌株,發現疫情來自多個來源並有跨國傳播。有些菌株對紅黴素和青黴素有抗藥性,恐影響標準治療。這次疫情提醒大家要警覺抗藥性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中國一項二期臨床試驗顯示,針對晚期胃癌或胃食道接合處癌且前兩線治療失敗的患者,satri-cel(CLDN18.2 CAR T 細胞治療)在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上明顯優於標準治療,但副作用如血球下降和細胞激素釋放症候群較多。這是首個針對實體腫瘤的 CAR T 細胞隨機試驗,證實 satri-cel 是第三線治療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第三期臨床試驗發現,針對新診斷、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利用MRD狀態來決定鞏固治療方式,並沒有帶來明顯好處。不論是MRD陰性或陽性患者,額外的移植或藥物治療都沒有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也沒發現新的安全疑慮。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針對超過2.7萬名一般成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新的ctDNA血液檢測能準確偵測大腸癌(敏感度79.2%、特異性91.5%),但對早期癌前病變的偵測率很低(僅12.5%)。雖然有助提升篩檢意願,但目前還無法取代現有篩檢方法,還需再改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中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中下段直腸癌患者用機器手臂手術,三年內局部復發率較低,無病存活率也較高,和傳統腹腔鏡手術比起來,整體存活率差不多。另外,機器手臂手術在泌尿、性功能和排便方面表現更好,顯示對這類患者有更好的長期控制和功能恢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三期臨床試驗顯示,tarlatamab用於鉑類治療後仍惡化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整體存活期明顯優於傳統化療(13.6個月比8.3個月),且無惡化存活期更長、副作用較少,也能改善癌症相關症狀,治療效果相當有希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針對E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口服PROTAC ER降解劑vepdegestrant在有ESR1突變的患者中,無惡化存活期明顯優於fulvestrant(5.0個月比2.1個月),但整體族群差異不顯著。副作用較多,建議特別考慮用於ESR1突變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大型三期臨床試驗顯示,針對可切除的胃癌或胃食道交界處腺癌患者,手術前後在標準FLOT化療基礎上加上免疫藥物durvalumab,能明顯提升無事件存活期,兩年無事件存活率達67.4%,高於單用FLOT的58.5%。病理完全緩解率也較高,且嚴重副作用發生率相近。整體來說,這種合併治療效果更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三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816顯示,針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前用nivolumab合併化療,5年存活率明顯高於單純化療(65.4%比55.0%),且在多數亞組都有效,特別是病理完全緩解或清除循環腫瘤DNA者。安全性也沒新疑慮。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三期INAVO120臨床試驗顯示,inavolisib合併palbociclib和fulvestrant能顯著延長PIK3CA突變、H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34個月對27個月),且客觀反應率也提升。不過,這組合副作用如高血糖、口腔炎、腸胃不適和眼睛問題也較常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