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針對E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的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口服PROTAC ER降解劑vepdegestrant在有ESR1突變的患者中,無惡化存活期明顯優於fulvestrant(5.0個月比2.1個月),但整體族群差異不顯著。副作用較多,建議特別考慮用於ESR1突變患者。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KATHERINE 試驗顯示,對於仍有殘餘侵襲性疾病的 HER2 陽性早期乳癌患者,輔助性 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 相較於單獨使用 trastuzumab,能顯著改善侵襲性無病生存期和整體生存期。中位隨訪 8.4 年,T-DM1 將侵襲性疾病或死亡風險降低 50%,7 年侵襲性無病生存率達 80.8%,而 trastuzumab 為 67.1%。T-DM1 的 7 年整體生存率為 89.1%,高於 trastuzumab 的 84.4%。不過,T-DM1 的 3 級或以上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26.1% 對 15.7%)。總體來看,T-DM1 為這類患者帶來顯著的生存益處。 PubMed DOI

Neuregulin 1 (NRG1) 融合基因是多種實體腫瘤的重要致癌因子,透過與 HER3 和 HER2 結合來促進腫瘤生長。本研究評估了雙特異性抗體 zenocutuzumab 在晚期 NRG1 融合陽性癌症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第二期臨床試驗中,204 名患者每兩週接受 750 mg 的靜脈注射,結果顯示可測量疾病的患者中有 30% 的反應率,反應持續時間中位數為 11.1 個月。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為 6.8 個月,主要不良反應為輕微副作用,顯示 zenocutuzumab 在此類癌症中具療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將semaglutide(GLP-1受體激動劑)與levonorgestrel(孕激素)結合,作為肥胖患者子宮內膜癌和增生的治療策略。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癌細胞和患者衍生的器官類似物(PDOs)表達GLP-1R,使用GLP-1R激動劑可增強其表達。在1級子宮內膜癌患者的PDO實驗中,semaglutide和levonorgestrel的組合顯著降低細胞活性,並促進孕激素受體在膜和細胞核中的增加,顯示出GLP-1R與類固醇激素受體之間的協同作用。總體而言,這種結合可能增強孕激素在治療子宮內膜癌中的抗癌效果。 PubMed DOI

Zongertinib 是新型口服 HER2 標靶藥,針對 HER2 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第一期臨床試驗顯示,tyrosine kinase domain 突變患者有 71% 反應率,反應可維持約 14 個月,PFS 約 12 個月。即使曾用過抗體藥物複合體,反應率也有 48%。副作用不多,安全性佳,療效值得期待。 PubMed DOI

本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癌細胞如果缺少甲狀腺荷爾蒙受體B,會因活化視黃酸路徑而對黃體素產生抗藥性。糖尿病藥物canagliflozin能針對這條路徑的關鍵蛋白,恢復細胞凋亡並抑制腫瘤生長。與黃體素藥物MPA合併使用,治療效果更好,未來有望成為新療法。 PubMed DOI

針對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或胃食道交界癌,接受過trastuzumab治療後,使用trastuzumab deruxtecan比ramucirumab加paclitaxel能明顯延長存活期(中位數14.7個月對11.4個月),且反應率更高。不過,兩組副作用都多,trastuzumab deruxtecan較常見間質性肺病,但多為輕微。整體來說,這是更有效且安全性可接受的二線治療選擇。 PubMed DOI

一項針對接受內分泌治療的乳癌女性的三期臨床試驗發現,elinzanetant能在12週內明顯減少中重度熱潮紅等血管舒縮症狀,效果優於安慰劑。藥物整體耐受性不錯,常見副作用有頭痛、疲勞和嗜睡,嚴重副作用很少見。 PubMed DOI

針對已用過芳香酶抑制劑加CDK4/6抑制劑,且有ESR1突變的晚期ER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改用camizestrant並持續CDK4/6抑制劑,無惡化存活期明顯延長(16個月比9.2個月),也能延緩生活品質惡化,副作用發生率則差不多。 PubMed DOI

第三期INAVO120臨床試驗顯示,inavolisib合併palbociclib和fulvestrant能顯著延長PIK3CA突變、HR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癌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34個月對27個月),且客觀反應率也提升。不過,這組合副作用如高血糖、口腔炎、腸胃不適和眼睛問題也較常見。 PubMed DOI

這項大型三期臨床試驗顯示,relacorilant合併nab-paclitaxel治療白金抗藥性卵巢癌,能明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整體存活期,且副作用可接受,沒有新安全疑慮。這組合有望成為未來治療這類難治卵巢癌的新選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