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第三期臨床試驗發現,針對新診斷、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利用MRD狀態來決定鞏固治療方式,並沒有帶來明顯好處。不論是MRD陰性或陽性患者,額外的移植或藥物治療都沒有顯著提升治療效果,也沒發現新的安全疑慮。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B細胞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B-cell ALL)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雖然治癒率高,但復發仍是主要死亡原因。最近進行了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劑blinatumomab加上標準化療對新診斷的標準風險B細胞ALL兒童的療效。結果顯示,接受blinatumomab的患者3年無病生存率達96.0%,顯著高於僅接受化療的87.9%。雖然有些副作用較高,但整體療效明顯改善。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 PubMed DOI

Talquetamab 和 teclistamab 是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雙特異性抗體。最近進行了一項 1b-2 期研究,評估這兩種藥物的聯合療效。研究納入 94 名患者,建議的治療方案為 talquetamab 0.8 mg/kg 和 teclistamab 3.0 mg/kg,每兩週一次。結果顯示,接受建議方案的患者反應率達 80%,且維持反應的可能性在 18 個月時為 86%。不過,嚴重感染的發生率較單獨用藥時高。整體而言,聯合療法在許多患者中顯示出持久的療效。 PubMed DOI

腎臟移植中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治療仍然困難,因為缺乏有效方案。傳統的rituximab療法無效,因為長壽命的漿細胞不表達CD20。相對地,抗CD38單克隆抗體daratumumab在多發性骨髓瘤中顯示出潛力,初步研究也顯示其對心臟和腎臟移植的抗體介導排斥反應有希望。一名患者在接受rituximab後未見改善,改用daratumumab後,骨髓分析顯示CD38+漿細胞減少,且供體特異性抗體也減少。這顯示針對非癌症的排斥反應,使用高劑量可能不必要,應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SCT)對非AL型澱粉樣變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RS)患者的療效。研究納入53名患者,結果顯示ASCT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長於非ASCT組(58.4個月對16.4個月)。ASCT組的整體反應率和深度反應率也較高,且長期生存率優於非ASCT組。ASCT的毒性可控,未見移植相關死亡事件。總結來說,ASCT對非AL型澱粉樣變性MGRS患者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能顯著改善生存和血液學緩解。 PubMed DOI

本研究比較了兩種腎臟淀粉樣輕鏈(AL)淀粉樣變性治療方案的療效與安全性:BTD(bortezomib、thalidomide、dexamethasone)與BCD(bortezomib、cyclophosphamide、dexamethasone)。分析了174名患者,最終44名符合條件。結果顯示,BTD組的血液學完全反應時間較短(4.97個月對7.71個月),且累積bortezomib劑量較低(10.4 mg/m²對15.6 mg/m²)。雖然腎臟和心臟反應無顯著差異,但BTD組的蛋白尿顯著低於BCD組(747 mg/24h對2928 mg/24h)。總結來說,BTD療法在反應速度、劑量及蛋白尿減少上優於BCD療法。 PubMed DOI

兩項臨床研究顯示,接受 atidarsagene autotemcel 基因治療的兒童型 MLD 患者,發生嚴重運動障礙或死亡的風險大幅降低。以6歲為例,治療組100%無嚴重運動問題存活,未治療組為0%;10歲時,治療組存活率達80–87.5%,未治療組僅11%。治療安全性良好,明顯提升兒童 MLD 治療成效。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加州大學健康體系中,黑人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雖然診斷率是白人的兩倍,但接受CAR-T療法的機會卻明顯較低(OR=0.33),而且在黑人較多的醫療中心,接受CAR-T的比例也偏低。即使符合資格,黑人和太平洋島民患者被醫師討論CAR-T治療的機率也較少,顯示治療上有明顯的種族與地區差異。 PubMed DOI

一種新型「裝甲型」CAR T細胞治療(huCART19-IL18),能同時攻擊CD19並分泌IL-18來增強抗癌力。針對21位曾失敗過CD19 CAR T治療的淋巴瘤病人測試,結果顯示安全性不錯,副作用可控。治療後3個月有81%病人有反應,52%完全緩解,效果可維持約9.6個月。這項治療有望成為復發病人的新選擇。 PubMed DOI

這項三期臨床試驗發現,對於初期治療後病情穩定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lurbinectedin合併atezolizumab作為維持治療,能明顯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和總存活期,效果優於單用atezolizumab,但血液副作用較多。這組合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第三期臨床試驗顯示,ibrutinib 搭配 venetoclax 用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治療,效果比單用 ibrutinib 或傳統 FCR 化療更好。組合治療讓更多病人達到不可偵測的微小殘留疾病,五年無疾病惡化存活率高達 93.9%,明顯優於其他治療方式,整體存活率也較佳。這證實組合療法對 CLL 病人更有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