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一名早產兒因嚴重腎功能障礙且症狀像Bartter syndrome,檢查發現帶有罕見TFCP2L1基因突變,這基因對腎臟發育很關鍵。這是全球第二例相關報告,提醒醫師遇到不典型或治療效果差的腎臟疾病兒童時,應考慮基因檢測,以免漏診罕見遺傳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APS)很罕見,會引發血栓和多器官損傷。這篇報告提到一名青少女因嚴重APS(CAPS)出現高血壓、腎臟和神經問題,抗磷脂抗體檢查是陽性,治療用抗凝血和免疫抑制藥。臨床上,若兒童有類敗血症和器官衰竭,要考慮APS。目前缺乏兒童專屬診斷和照護指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是一則簡短的更正通知,表示DOI為10.1093/ckj/sfae019的文章已經進行了更正。內容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細節,只是單純告知讀者該篇文章已經被修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在一項針對年長者的大型研究中,發現飲食中攝取較多的鎂,和腎功能惡化及發展成慢性腎臟病(CKD)風險較低有關,但和心血管疾病(CVD)風險降低則沒有明顯關聯。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鎂補充劑是否真的能幫助保護腎臟健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5,875位腹膜透析患者的研究發現,開始透析後前三個月內,若TG/HDL-C超過1.25或TC/HDL-C超過4.20,會明顯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建議定期追蹤並積極控制這些血脂比值,有助於提升患者的健康預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發現,KOR激動劑(像是difelikefalin和nalfurafine)能有效減輕尿毒性搔癢,效果比安慰劑好。difelikefalin副作用較多,其他藥物安全性則和安慰劑差不多。建議可考慮difelikefalin(0.25–0.5 µg/kg)或nalfurafine(2.5–5 µg)作為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糖尿病腎病變和腸道菌叢失衡有關,壞菌多、好菌少會讓發炎和腎損傷更嚴重。像 *Alistipes*、*Subdoligranulum* 這些菌會影響腎病風險。益生菌等新療法有潛力,但因個人體質不同,未來可能要走個人化治療,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測量尿液和血漿中的捐贈者來源無細胞DNA(dd-cfDNA),有機會成為腎臟移植病人監測BK病毒腎病變的非侵入性工具。尿液dd-cfDNA可提早反映治療效果,血漿dd-cfDNA則有助於偵測急性排斥反應。未來還需更多研究來證實其臨床應用價值。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科威特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AKI)在冬夏發生率差不多。冬天多發生在年長、健康較差的科威特人,夏天則以年輕、健康但社經地位較低的非科威特人為主。季節間AKI發生率、洗腎需求和死亡率都沒明顯差異,但夏天病人輸液量較多,非科威特人洗腎比例也較高。整體來說,季節和族群對預後影響不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這項研究發現,暴露於某些環境污染物PFAS(不論是單一或多種合併)會讓沒有在洗腎的慢性腎臟病(CKD)成人腎功能惡化的風險增加。不過,PFAS暴露和死亡風險增加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PFAS和腎功能惡化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受到尿蛋白和用藥等因素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