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國45歲以上人群的內臟脂肪指數(CVAI)對新發高血壓(NOH)風險的長期影響。研究分析了2,836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累積CVAI、內臟脂肪指數(VAI)和脂質積累產品(LAP)較高者,NOH風險顯著增加。調整後的賠率比顯示,CVAI的預測能力最強。研究建議,定期監測CVAI變化可幫助識別中老年高風險NOH個體。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身體質量指數(BMI)與腰圍身高比(WHtR)在全球不同區域識別高血壓的有效性。分析了1990至2023年的數據,涵蓋20至64歲成年人。主要發現包括:BMI與WHtR的相關性強,南亞的WHtR最高,且高血壓隨BMI和WHtR上升而增加。兩者在辨識高血壓方面表現相似,聯合使用效果僅稍有改善。研究強調在評估健康風險時需考慮區域差異,並獲得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支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踝臂指數(ABI)與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慢性腎病(CKD)進展的關聯,特別是那些體重指數(BMI)較高的患者。研究分析了3,631名基線腎小管過濾率(eGFR)超過60 ml/min/1.73 m²的參與者,發現CKD進展與平均ABI呈反J型關係,無論ABI值高低均增加CKD風險。此外,ABI的年度變化也與CKD風險相關。研究建議監測ABI及其變化可幫助評估T2D及高BMI患者的CKD風險,但也指出可能存在未測量的混雜因素。 PubMed DOI

本研究建立並驗證了一個網路預測圖,旨在預測接受健康檢查者在四年內發展為慢性腎臟病(CKD)的風險。研究涵蓋兩個健康檢查中心,共9667名參與者,分析了十六個預測因子。結果顯示,年齡、糖尿病病史、收縮壓等是關鍵因子。預測圖在訓練和驗證隊列中均顯示出良好的區分能力,AUC值分別為0.8806、0.8506和0.9183。此外,還開發了網路計算器,方便醫療提供者在臨床上評估CKD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內臟脂肪指數(VAI)和脂質累積產品(LAP)與美國高血壓成人2型糖尿病(T2DM)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2005至2018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分析了5,620名平均57歲的參與者,結果顯示較高的VAI和LAP與T2DM風險有顯著關聯,特別是在60歲以上的年長者和女性中更明顯。研究強調VAI和LAP作為評估T2DM風險的有效指標,建議納入臨床實踐,並呼籲進一步的縱向研究以驗證結果。 PubMed DOI

開始腹膜透析(PD)後,體重增加是常見現象。最近研究針對110名患者進行了一年PD治療後的脂肪指數變化評估,包括三酸甘油脂葡萄糖指數(TyGI)、脂質累積產品(LAP)、內臟脂肪指數(VAI)和圓錐指數(CI)。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患者指數上升,且TyGI、LAP和VAI的變化與脂肪組織質量有顯著關聯。然而,這些指數的變化與患者的生存率等預後結果並無顯著關聯,建議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找出有預後價值的代謝參數。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成年期間體重變化與慢性腎臟病(CKD)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34,187名成年人。結果顯示,經歷肥胖與非肥胖轉變的人,以及持續肥胖者,發展CKD的風險較高。研究還發現,體重顯著增加(≥20公斤)或大量減少(>2.5公斤)也會提高CKD風險。年齡和性別在這些關聯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60歲以下的參與者。這些結果強調穩定體重的重要性,對CKD的預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漿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IP)與腎結石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上海的腎結石隊列。研究涵蓋2,550名新發腎結石患者及5,100名對照組,結果顯示腎結石患者的AIP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0.98對0.91),且AIP每增加一個標準差,腎結石風險增加10%。分析顯示AIP與腎結石風險之間存在正線性關係,結論是較高的AIP與新發腎結石風險增加有關。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CRS)是心臟和腎臟功能同時受損的情況。本研究探討血漿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IP)與CRS的關聯,分析了35,365名來自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查的參與者數據。結果顯示,AIP與CRS呈正相關,特別是在沒有高血壓的個體中,AIP較高者的CRS風險顯著增加(OR = 1.62)。這表明,AIP可能是評估CRS風險的重要指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殘餘膽固醇(RC)與慢性腎病(CKD)風險的關聯,對象為中國人群。研究分析了22,702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較高的累積RC暴露與腎功能下降(KFD)風險顯著相關,累積RC最高的四分位數風險增加43%。研究還顯示,隨著RC增加,KFD風險也上升。特別是基線RC高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的個體,面臨更高的KFD風險。這強調了監測RC對早期預防KFD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多國的200多萬名參與者,探討經典心血管風險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終生風險和死亡率的影響。主要發現顯示,若同時存在五個風險因素,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為24%,男性則為38%。沒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女性可多活13.3年且無心血管疾病,男性則可多活10.6年。改善高血壓或戒煙在中年時期能顯著增加無心血管疾病的生命年數。總之,50歲時避免所有風險因素可延長壽命超過十年,強調管理這些風險因素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