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小兒患者在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前的血小板減少症與血小板數量下降的關係,以及這些因素對患者結果的影響,特別是死亡率和重大不良腎事件(MAKE90)。 主要發現包括:在805名患者中,63.9%有血小板減少症,且年齡較小、病情較重。24小時內有33%患者血小板下降30%以上,這組患者也較年輕。雖然單變量分析顯示血小板減少症與死亡率有關,但多變量分析則未顯示此關聯,顯示其他因素可能影響結果。研究呼籲進一步探討血小板減少症的臨床及機械因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臟替代治療全球探索合作組織(WE-ROCK)致力於改善兒童接受CRRT治療的結果。研究涵蓋了996名兒童,分析了流行病學、治療模式、液體平衡等因素對結果的影響。這將有助於提升兒科CRRT實踐水平,為未來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PubMed DOI

研究觀察兒科加護病房接受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的小朋友,探討治療前24小時的狀況,發現血管支持在1小時後增加,通氣在24小時後改善,但鎮痛鎮靜藥物無明顯變化。69名患者中55%死亡。結果顯示CKRT對血液動力學和通氣有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觀察了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的兒童病房內的兒童,並分析了影響他們結果的因素。研究發現,骨髓移植和高pSOFA分數是90天死亡的獨立風險因素,而在開始CRRT時高血清纖維蛋白原水平與發展進階慢性腎臟疾病有關。 PubMed DOI

一項研究觀察了在2015年至2021年間在7個國家的32個中心接受連續腎臟替代治療(CKRT)的980名兒童和年輕成人。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受試者在重症加護病房出院前存活下來。雖然CKRT的實踐存在差異,但存活率與特定參數如透析模式或抗凝劑使用並無關聯。 PubMed DOI

研究探討新生兒在ECMO中的血小板減少症,包括CRRT的影響。發現血小板減少常見,CRRT可縮短住院時間,但對ECMO持續時間、ICU住院時間和存活率無明顯影響。CRRT與嚴重血小板減少相關,出生體重和ICU位置是預測因子。需要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患者若血小板減少超過21%,可能在10天內出現不良腎臟事件,但30至90天後則無關。血小板減少越多,死亡風險越高,但若考慮血液透析,這關聯就不明顯。需更深入研究並採用更嚴謹設計。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旨在找出重症監護病房(ICU)患者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期間非計畫性撤機的風險因素。研究分析了23項研究,涵蓋3,793名患者,發現多個重要風險因素,包括低平均動脈壓、低體溫、年齡(≥60歲)、合併基礎疾病、煩躁不安等。此外,無抗凝劑使用、高血比容及機械通氣等也被列為風險因素。研究強調了及早識別這些風險的重要性,以制定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策略。該研究已在PROSERO網站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體重10公斤以下的兒童,評估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治療急性腎損傷(AKI)或液體過載(FO)時的ICU死亡率。分析了21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ICU死亡率為46.5%,低於早期的57%。此外,72%的患者在90天內出現重大不良腎事件。研究指出,CKRT開始時較高的PELOD-2評分與死亡率及不良事件風險增加相關,而缺乏合併症則降低風險,強調對這群脆弱患者的密切追蹤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低收入國家接受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兒童臨床特徵及結果。研究涵蓋102名年齡1個月到18歲的兒童,61.8%為男孩,媒介年齡4歲。許多患者營養不良,51%體重低於15公斤,入院時病情嚴重,94.1%需機械通氣。最常見診斷為敗血性休克,CKRT主要因液體過載及代謝缺陷啟動。死亡率高達75%,顯示出管理挑戰,強調需進一步研究以改善這群脆弱患者的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重症急性腎損傷(AKI)需要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重症兒童在九年間的不良結果。217名患者中,近一半在醫院內去世,平均住院42.71天,ICU住26.88天,使用呼吸器21.04天。高基線腎小管過濾率(eGFR)、血管活性藥物使用、輸血次數及液體平衡百分比(PFB)等因素與高死亡率相關。長期追蹤中,16%患者在1.3年內去世,23%倖存者面臨慢性腎病風險。研究強調可調整的風險因素對短期及長期預後的重要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