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慢性腎臟病(CKD)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憂鬱症,這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和治療依從性。研究分析了來自53個國家的120名兒童和250名照顧者的意見,發現五大主題:身份認同掙扎、健康不確定性擔憂、職業機會失望、醫療創傷痛苦及缺乏支持的絕望。這些結果顯示CKD患者的脆弱性,強調需要改善心理支持策略,幫助他們應對恐懼和生活干擾。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觀察性研究探討健康活體腎臟捐贈者在捐贈前與腎功能儲備(RFR)相關的因素。研究發現,沒有RFR的捐贈者多為女性,且體表面積(BSA)和基礎腎小管濾過率(GFR)較低;有RFR的捐贈者則主要是女性,擁有較高的BSA和GFR,而使用RFR的捐贈者多為男性,且數值最高。這顯示性別和身體指標可能影響腎臟健康,並反映出對代謝需求的生理反應。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調查了加泰羅尼亞腎衰竭患者的癌症發生率,結果顯示透析患者的癌症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SIR 2.11),而腎臟移植者的風險接近四倍(SIR 3.82)。研究分析了2003至2021年間21,595名透析患者和8,037名移植者的數據,並連結腎臟及癌症登記資料。年輕患者、腎小球疾病患者及移植時間較長者的癌症發生率較高。特定癌症方面,透析患者的腎臟癌和甲狀腺癌,以及移植者的皮膚癌均顯著增加,顯示腎衰竭人群中癌症的重大負擔,強調針對性健康政策的必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dapagliflozin對慢性腎病(CKD)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持續24週,共有55名患者參加。主要結果顯示: - 骨骼肌指數(SMI)顯著下降,從7.51 kg/m²降至24週的7.32 kg/m²(P < 0.0001)。 - 細胞外水與全身水比率輕微下降(P = 0.002)。 - 握力變化不大,基線約32.9 kg,24週回落至33.9 kg(P = 0.14)。 - 肌少症流行率無顯著變化(P = 0.45)。 總體來看,dapagliflozin短期使用對CKD患者的肌少症似乎安全,但仍需長期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居家透析雖然有許多好處,但在歐洲的使用率仍然偏低。研究顯示,擁有國家腎臟護理進階教育指導方針的國家,居家透析的流行率明顯較高,達20.9%,而沒有指導方針的國家僅7.9%。這顯示出有效的腎臟護理教育對提升居家透析接受度的重要性。因此,應加強腎臟護理進階教育,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居家透析的可及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對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患者預後的影響,分析了來自中國腎臟數據系統和英國生物銀行的數據。結果顯示,即使UACR在正常範圍內,較高的UACR與CKM進展及全因死亡率有明顯關聯。研究強調UACR作為預測工具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識別高風險個體方面,對CKM患者的管理和風險介入策略具有指導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為住院的慢性腎病(CKD)患者安全開立藥物相當複雜,電子健康紀錄(EHR)能增強決策支持。研究分析了2018至2023年間阿姆斯特丹大學醫療中心的EHR數據,檢視六個邏輯規則,識別出17,805名CKD患者。發現KDIGO-CKD的臨床定義需大量努力來適應EHR數據,且許多患者未有相應診斷代碼。這強調了腎臟科醫生與EHR專家的合作,以建立標準化的CKD定義,改善群體識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以下是針對血液透析病患管理心律不整的10個建議,重點在預防與多學科合作: 1. **定期檢查電解質**:監測鉀、鈣、鎂水平,及時調整以防心律不整。 2. **優化透析計畫**:根據病患狀況調整透析時間與頻率,減少液體過載。 3. **管理液體狀態**:注意液體過載跡象,調整超濾速率,達到乾燥體重。 4. **檢討用藥**:定期檢查可能影響心律的藥物,注意藥物相互作用。 5. **病患教育**:強調飲食限制,特別是鉀與液體攝取。 6. **多學科合作**:與腎臟科、心臟科、營養師等合作,制定全面照護計畫。 7. **心臟監測**:對高風險病患進行持續心臟監測,及早發現問題。 8. **處理合併症**:積極管理糖尿病、高血壓等合併症。 9. **心理社會支持**:提供心理健康資源,減少壓力與焦慮。 10. **緊急應變準備**:確保工作人員接受心律不整的應對訓練。 這些建議有助於改善病患預後,降低心臟死亡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早期識別腎臟疾病對保護腎臟健康非常重要,能預防疾病惡化及併發症,降低心血管風險和死亡率。透過詢問病人腎臟健康狀況、檢測血清肌酸酐和尿液白蛋白,可以評估腎功能及損傷風險。世界腎臟日強調在高風險族群中進行篩檢,能有效減輕腎臟疾病負擔。雖然新療法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已顯示成效,但資源分配和認知不足仍是挑戰。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能提升腎臟健康的檢測效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貧血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與腎功能下降、紅血球生成素缺乏及鐵代謝異常有關。研究顯示,122名非透析依賴型CKD患者的血紅蛋白(Hb)水平低於133名健康對照者,且Hb水平與腎小管過濾率(eGFR)呈正相關。CKD患者的紅血球死亡率是健康者的1.4倍,且與eGFR階段有關。多元回歸分析指出,eGFR是紅血球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顯示紅血球死亡增加可能加重腎性貧血。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