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美國NHANES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死亡風險會增加67%,而腎功能(eGFR、UACR)在其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腎功能指標也能提升死亡風險的預測力。久坐相關的主要死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建議多注意腎臟健康,有助於評估久坐者的死亡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白血球端粒長度(LTL)與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死亡率的關聯,特別是全因及特定原因的死亡率。研究利用1999至2002年的NHANES數據,發現較長的LTL與較低的全因死亡風險及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風險相關,且呈現U型關係。年輕患者(65歲以下)若LTL較長或有高血壓,生存結果較佳。研究還指出,腎小管過濾率、白蛋白和總膽紅素在此關係中扮演中介角色。總之,較長的LTL可能是CKD患者的生存保護因素,並強調氧化壓力和腎功能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睡眠時長、睡眠困難與慢性腎病(CKD)患者脆弱性之間的關係,分析了2005至2018年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的數據,涵蓋5,211名成年CKD患者。主要發現包括:短睡眠(少於7小時)和長睡眠(超過7小時)均增加脆弱性風險,且有睡眠困難的患者風險顯著上升。研究還發現年齡會影響這些關係,並指出脆弱性與睡眠時長之間存在U型關係,最佳睡眠時長約為7.12小時。結論強調睡眠健康策略對CKD患者脆弱性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長時間夜間睡眠與腎小管損傷的關聯,腎小管損傷是慢性腎病的主要特徵。研究分析了2,683名中國農村成年人的數據,發現每晚睡眠超過9小時,腎小管損傷風險比建議的7-9小時增加1.38倍,尤其在老年人和女性中更明顯。此外,基因分析顯示長時間睡眠與腎損傷分子-1(KIM-1)水平升高有因果關係,顯示遺傳易感性。這些結果強調過度睡眠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提醒大家遵循建議的睡眠時間。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休閒靜態行為(如看電視)與慢性腎臟病(CKD)、糖尿病(DM)及其併發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使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結果顯示,看電視時間增加與CKD(勝算比1.26)、2型糖尿病(1.82)及糖尿病(2.26)風險上升有關,且統計上顯著。研究確認結果穩健,未發現橫向多效性或影響力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雖然提供了遺傳證據,但仍需進一步研究靜態行為如何影響這些健康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估計葡萄糖處置率(eGDR)與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症(CKM)之間的關聯,特別是eGDR對死亡結果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999至2018年的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數據,發現較高的eGDR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腦血管死亡率呈負相關,但與腎臟疾病死亡率無顯著關聯。這些結果顯示,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可能有助於改善CKM患者的生存率,特別是在心腦血管方面。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單靠久坐和高脂飲食雖會讓小鼠腎臟出現早期損傷和纖維化,但腎功能還是正常,沒直接導致慢性腎臟病。這代表肥胖和缺乏運動會增加腎臟風險,但要變成CKD還需要其他因素,也顯示用小鼠模擬人類CKD有難度。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美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有越多像低收入、教育程度低、糧食不安全、沒健保等不利社會健康因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會提高,且這種影響在男性身上更明顯。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週末補眠(WCS)—也就是週末多睡1到2小時—和40歲以上成人慢性腎臟病(CKD)以及蛋白尿的發生率較低有關,特別是平日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這表示週末補眠可能對腎臟健康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這個發現。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這項研究發現,在腎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中,規律的白天小睡——特別是超過90分鐘的小睡——對50歲以上的人來說,與較低的腎功能快速下降風險有關。相反地,年輕成年人(50歲以下)如果每晚睡眠少於7小時,則腎功能下降的風險較高。改善睡眠習慣可能有助於預防慢性腎臟病。 PubMed DOI

美國大型研究發現,休閒或工作時多活動,慢性腎臟病風險較低,尤其女性效果更明顯;但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風險會增加。通勤活動則沒影響。建議多動少坐,或許能降低腎臟病風險,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