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7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非增強型電腦斷層掃描(NECT)放射組學(RDX)在評估慢性腎臟病(CKD)的應用,並與腎臟體積(KV)測量進行比較。研究分析了64名腎功能受損患者和60名正常對照者的NECT掃描。結果顯示,腎功能受損組的腎臟體積顯著低於對照組,且腎臟體積與eGFR呈強正相關。RDX模型的表現優於傳統的KV測量,顯示其在識別CKD高風險患者方面的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肝纖維化標記與同時患有慢性腎病(CKD)和冠狀動脈疾病(CAD)成人的生存率關係。分析了1999至2018年NHANES數據中1,192名患者,發現纖維化-4指數(FIB-4)、非酒精性脂肪肝評分(NFS)、Forns指數及AST/ALT比率等標記的高水平,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顯著相關。AST/ALT比率的關聯性最強,且其預測準確性優於其他標記,顯示肝纖維化標記對CAD和CKD患者的死亡率評估具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副甲狀腺鈣感受器 (CASR) 在調節副甲狀腺激素 (PTH) 釋放及腎臟鈣處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比較了缺失 Casr 基因的小鼠 (Ksp-Casr) 與野生型小鼠 (WT) 在高鈣血症下的反應。結果顯示,雖然 WT 小鼠有高鈣尿症,但 Ksp-Casr 小鼠卻無法有效排泄鈣,顯示 CASR 在腎臟鈣排泄中至關重要。微灌注實驗也證實,CASR 對調節腎臟鈣的通透性有重要影響,強調其在防止高鈣血症中的角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個案例顯示在評估黑尿症(AKU)患者腎臟受損時,準確診斷的重要性。一名9歲女孩因尿液檢查發現蛋白尿,被誤診為AKU相關腎病,接受了ramipril治療,但情況惡化。進一步檢查後,24小時尿液樣本顯示白蛋白水平正常,證實最初的診斷是因同源酪酸干擾造成的假陽性。這提醒我們在AKU患者中,應使用尿液白蛋白測量來評估腎功能,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份報告探討了一位年輕女性患者,她對免疫抑制治療無反應,出現腎病綜合症和蛋白尿,並伴隨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腎臟病理檢查顯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管硬化,外顯子測序發現NUP160基因有兩個複合型突變,與四個家族的先天性腎病有關。研究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基因變異,顯示NUP160突變在腎病和卵巢功能不全中的重要性,增進了對核孔複合體在泌尿生殖系統功能的理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靜息心率與近期缺血性中風患者腎功能下降的關聯。分析了9,366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心率越高,腎小管過濾率(eGFR)年下降幅度越大。心率≥90 bpm的患者年下降幅度為3.90 mL/min/1.73 m²,而心率<60 bpm則為2.12 mL/min/1.73 m²。高心率也與不良腎臟結果風險增加相關,特別是在無心房顫動的患者中更為明顯。研究強調監測心率對缺血性中風患者的重要性,建議進一步探討不同族群的情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dapagliflozin(SGLT2抑制劑)在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的效果,共有1,724名患者參與,平均年齡67.4歲,72.8%為男性,59.9%有糖尿病。治療約4個月後,體重、腎小球過濾率(eGFR)和血壓顯著下降,尿白蛋白排泄量減少25.1%。48.3%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減少≥30%。年齡較大、女性及使用特定藥物的患者減少效果更明顯。停藥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主要是急性腎損傷和尿路感染。總體來看,dapagliflozin在CKD患者中效果良好且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與兒童尿路感染及尿路擴張相關的高級別膀胱輸尿管逆流(VUR)因素,並開發預測模型以減少侵入性檢查的需求。研究分析了1,044名患者的資料,發現8.2%有重度逆流,主要風險因素包括:2歲以下、男性、非大腸桿菌病原體、UTD-P3擴張及腎臟瘢痕。研究團隊建立的評分系統準確率高達93.4%,能有效識別重度逆流,並減少94%患者接受不必要檢查的情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在泰國接受持續性行動腹膜透析(CAPD)和自動腹膜透析(APD)的五期慢性腎病(CKD)兒童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研究對60名兒童進行了隨機對照試驗,使用EQ-5D和PedsQL評估HRQoL。結果顯示,兩組在基線、16週和48週的HRQoL分數無顯著差異。雖然APD組在學校和社交領域有些改善,但未達統計顯著性。總結來說,APD對五期CKD兒童的HRQoL並無顯著優於CAPD,建議進一步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術前瘦素水平與急性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後急性腎損傷的關聯。研究在福建心臟醫學中心進行,納入159名患者,AKI發生率為33.96%。結果顯示,發展為AKI的患者瘦素水平顯著較高,且升高的瘦素是AKI的獨立風險因素,具有強烈的統計顯著性。ROC分析顯示瘦素水平能有效預測AKI,曲線下面積為0.71。瘦素水平高於3.62 ng/mL的患者,發展為AKI的風險是低瘦素患者的3.87倍,顯示瘦素可能成為AAAD患者AKI的早期生物標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