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3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了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對慢性腎病(CKD)成人心血管疾病(CVD)、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310名參與者,發現32.5%無基線CAC的參與者出現新發CAC,35.3%有基線CAC的參與者顯示進展。結果顯示,新發CAC與CVD風險增加2.42倍、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2倍;進展性CAC則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73倍有關。研究強調CAC進展在CKD患者中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但也指出了一些限制因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回顧了針對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同儕支持介入措施,涵蓋77項研究,介紹56種獨特的介入方式。大多數研究為計畫評估或隨機對照試驗,主要集中在透析或混合CKD人群。介入措施多整合在腎臟護理診所中,主要提供資訊支持,但對移植導航或透析選擇的關注不足。只有三分之一的結果與對照組比較,顯示同儕支持與心理健康改善的關聯。研究呼籲進一步評估,以提升介入措施的有效性和覆蓋範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有IgA腎病病史的腎臟移植受者中,反覆出現IgA沉積的影響。研究涵蓋了1995至2020年間的67名受者,發現37%有反覆IgA沉積,但臨床結果無顯著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活檢中補體因子C3d和C5b-9持續存在,而C4d在48%的案例中被發現。在近10年的隨訪中,27%的受者經歷移植物失敗,但反覆IgA沉積與此無關。相反,C4d的存在則與移植物失敗風險增加有關,顯示凝集素途徑可能在反覆IgAN中扮演致病角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359名接受腹膜透析(PD)患者中,脂肪量與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及骨肌少症的關係。結果顯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骨肌少症的盛行率分別為25%、32%和15%。研究發現,60%的骨質疏鬆患者同時有肌少症,且年齡較大,瘦體組織指數(LTI)和肢體骨骼肌(ASM)較低。低脂肪組織指數(FTI)被認為是這些病症的重要預測因子,強調在PD患者中維持適當脂肪量的重要性,以降低骨質疏鬆和肌少症的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是心臟與腎臟功能失調相互影響的情況,會形成損傷循環,並且有高發病率和死亡率。及早識別此症狀對改善病人預後非常重要。近期對於能指示心腎功能變化的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逐漸增加,這些標記物有助於了解心腎綜合症的機制,並預測器官功能的變化。本文回顧了相關文獻,探討了血清和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在診斷和預測心腎綜合症中的應用及其臨床價值。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篇手稿探討隧道式血液透析導管(tHDC)作為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替代方案,特別是在無法立即進行手術的情況下,並強調自體動靜脈瘻管(AVF)的重要性。文中指出腎臟科醫師應更積極參與血管通路的規劃與監測,以提升病人護理品質。內容涵蓋tHDC的建立標準、病人選擇及減少感染和血栓風險的策略,並介紹超音波和心電圖引導的導管放置技術,最後呼籲發展「介入腎臟醫學」的培訓計畫。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腎損傷(AKI)與重症兒科病人中cefepime血濃度升高的關聯。研究在一個兒科重症監護病房進行,分析87名接受至少24小時cefepime治療的病人。結果顯示,14.9%的病人cefepime谷濃度(C<sub>min</sub>)升高,且這些病人經歷AKI的可能性顯著增加。AKI病人的cefepime暴露量也較高,顯示AKI是重症兒童中cefepime濃度升高的風險因素,需特別注意這些高風險病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影響小兒腎臟移植存活的因素,並運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1994至2021年間465名小兒患者的數據。研究發現,56.7%的患者為男性,平均年齡12.08歲,73.1%的移植來自活體捐贈者。機器學習模型顯示,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及腎小管過濾率等因素對移植物存活影響重大。邏輯回歸和SVM模型的準確率高達96.5%。結論指出,機器學習可助於識別關鍵因素,未來可改善小兒腎臟移植的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份報告探討了一名嬰兒的案例,該嬰兒面臨間歇性尿路阻塞、急性腎損傷、高血壓及第四型腎小管酸中毒,儘管已進行尿道導管插入和液體復甦。影像檢查顯示上尿路擴張,懷疑有雙側膀胱輸尿管接合部阻塞及膀胱底部增厚,讓人擔心潛在的惡性腫瘤。腎臟活檢顯示嗜酸性細胞浸潤,膀胱活檢則確認了嗜酸性膀胱炎(EC)。這個案例強調了在兒童中,對於不明原因的嗜酸性細胞增多及尿路阻塞,需考慮嗜酸性膀胱炎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22名印度WDR72相關遠端腎小管酸中毒(WDR72-dRTA)兒童的臨床特徵與基因變異。患者中位診斷年齡為5.3歲,主要症狀包括多尿(77.3%)、生長不良(72.7%)及佝僂病(40.9%),且95.5%有牙釉質發育不全。基因分析顯示81.8%有雙等位基因無義變異。隨訪1.3年後,雖然身高增長有所改善,但13.6%患者進展為慢性腎病第二期。研究建議對有牙釉質發育不全及dRTA的兒童考慮WDR72-dRTA,並強調基因變異的普遍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