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32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免疫介導腎臟病常因B細胞異常活化導致復發,傳統像rituximab等治療無法徹底清除B細胞。CAR細胞治療則能精準攻擊B細胞,有望帶來更完整的治療效果,改善復發問題。這篇綜述探討CAR療法在腎臟病治療上的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瑞典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數值越高,腎臟出問題的風險也越高,包括急性腎損傷和腎功能惡化。即使排除其他影響因素,CRP高還是會增加風險,顯示發炎反應和腎臟健康惡化有密切關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於因急性失代償性心衰竭住院的成人來說,剛入院時體液過多的指標(像CVP、PCWP)越高,腎功能通常越差,住院期間腎功能惡化也越明顯,未來需要洗腎的風險也較高。但住院期間這些指標的變化,和腎功能或洗腎風險沒有明顯關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536位IMN患者的研究發現,合併FSGS(特別是非tip型)的病人,病情較嚴重、蛋白尿較多、病理分期較高,完全緩解率較低,預後也較差。即使有用免疫抑制劑,非tip型FSGS的結果還是最差;tip型FSGS則和單純IMN差不多。顯示FSGS亞型會影響IMN患者的臨床表現和預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份研究分析1990到2021年全球資料,發現因高BMI引起的慢性腎臟病(CKD)持續增加,死亡率和致殘率也都上升,預估到2040年還會惡化。男性、年長者和某些地區負擔特別重。研究呼籲公衛政策應加強針對男性和年長者的預防與治療措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超過380萬名20-39歲年輕人的研究發現,擁有較多理想心血管健康條件(如正常血壓、體重、膽固醇、不吸菸、規律運動、血糖控制),能大幅降低未來12年罹患心臟或腎臟疾病的風險。若能持續維持或提升健康分數,保護效果更明顯。研究也提醒,年輕時就要重視心血管健康。(飲食未納入評分)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研究分享兩位小朋友接受因 COVID-19 疫苗引發 VITT 過世者的腎臟移植案例。一位移植後三年腎功能都很好,另一位則因腎臟反覆血栓,最後移植失敗。兩人腎臟都有 VITT 相關抗體,併發症那位抗體濃度更高。提醒從 VITT 捐贈者移植器官給小朋友時要特別謹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Zigakibart 是針對 IgA 腎病變關鍵因子的單株抗體,臨床試驗顯示它安全、耐受性佳,能明顯降低蛋白尿並穩定腎功能,對 IgA、Gd-IgA1、IgM 濃度有明顯下降。這代表 zigakibart 有潛力成為改變 IgAN 疾病進程的新治療,目前正進行第三期試驗評估長期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實施人口健康管理後,住院率比一般照護少了27%,但一年內醫療總花費沒明顯下降,門診和藥局費用也差不多。因為追蹤時間短、成本計算方式有限,無法完全看出經濟效益,建議還要做更長期的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對於晚期慢性腎臟病(CKD)患者來說,較高的血壓(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會增加腎功能惡化和進展到腎衰竭的風險。相對地,較低的血壓則和CKD惡化速度較慢有關,這也支持即使在晚期CKD階段,控制血壓仍然非常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