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7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先天免疫細胞像顆粒球、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在腎臟疾病裡有雙重角色,既可能引發發炎和纖維化,導致急性或慢性腎損傷,也有助於腎臟修復。它們的功能會受到腎臟環境和其他細胞互動影響。深入了解這些機制,有助於開發新的腎臟疾病治療方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近十年質譜影像技術大躍進,能在組織切片中高解析度地描繪數百種代謝物和蛋白質分布,特別在腎臟等器官研究上很有幫助。這些成果仰賴跨領域合作,但資料分析和標準化還有待加強。隨著技術和品質控管進步,未來應用會更普及,對複雜疾病的理解也會更深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把EP4受體從腎小管移除,對水分調節影響不大,只有雄性小鼠出現尿量略增、尿液較稀,雌性則沒差。其他腎功能指標也沒變化,代表EP4在腎小管的作用有限,主要只影響雄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法國推行新的總額支付模式,鼓勵多專業團隊照護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雖然資訊系統調整和人力不足是挑戰,但護理師能更專注照護,營養師角色也變重要。員工建議門診次數應更彈性,IT整合也需加強,才能長期推動成功。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95位復發性腎病症候群兒童,結果顯示接種COVID-19 mRNA疫苗後,腎病復發風險並未明顯增加。大多數孩子接種後沒復發,僅少數嚴重個案有復發或新發病情。整體來說,疫苗接種對這群兒童來說是安全的,不會提高復發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美國NHANES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死亡風險會增加67%,而腎功能(eGFR、UACR)在其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腎功能指標也能提升死亡風險的預測力。久坐相關的主要死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建議多注意腎臟健康,有助於評估久坐者的死亡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odium aescinate(SA)能保護小鼠腎臟免於缺血再灌流損傷,主要是透過抑制 AKT/NLRP3 訊號路徑,減少發炎性細胞死亡(pyroptosis),有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新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circ-0069561 這種環狀RNA在糖尿病腎病患者和小鼠腎臟裡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腎小球,跟蛋白尿和較差預後有關。它會促進足細胞損傷和鐵死亡,未來有機會成為診斷和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新標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AKI)會增加慢性腎臟病(CKD)風險,巨噬細胞在這過程很重要。M1型會引發發炎,M2型有助修復,但停太久會造成纖維化。腎臟的SIRT6酶能幫助巨噬細胞從M1轉M2,促進修復,但也可能導致纖維化。這篇綜述探討SIRT6如何影響巨噬細胞,並討論相關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根據KDIGO 2021指引,anti-PLA2R陽性時可不做腎臟切片直接診斷膜性腎病變(MN)。但因為MN常和其他腎病共存,特別是年長者常見的腎臟類澱粉沉積症,即使anti-PLA2R陽性,也要考慮兩者同時存在。這很重要,因為兩種病的治療和預後差異很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