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在自體顯性多囊腎病患者中,女性、特別是50歲以上,較容易在大腦中動脈發生動脈瘤及蜘蛛膜下腔出血。高血壓是女性發生動脈瘤的主要危險因子,尤其對年長女性更明顯。因此,建議年長女性ADPKD患者要積極監控並控制血壓,以降低動脈瘤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這份大型法國研究發現,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洗腎病人有接受口腔照護治療,遠低於一般民眾。某些病人特徵以及地區差異會影響誰有接受治療。最重要的是,有接受口腔照護的洗腎病人,他們的死亡風險大約只有沒接受口腔照護者的一半,顯示口腔照護可能有助於提升這群病人的存活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非裔美國女性有95個獨特基因同時和高血壓、腎功能有關,涉及發炎、纖維化等路徑。顯示女性在高血壓導致腎臟病的分子機制上和男性不同,未來治療應考慮性別差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腎臟病第3到5期患者,蛋白質吃太少(小於0.6 g/kg/天)或太多(超過1.3 g/kg/天)都不好。建議一天攝取0.6到0.8 g/kg蛋白質,並依個人生活習慣、文化和資源,量身打造飲食計畫。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尿液中的TWEAK(uTWEAK/Cr)在活動期的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尤其是有腎臟受影響的人,會明顯升高,且和疾病活動度及腎損傷有關。尿液TWEAK有機會成為監測AAV活動的新生物標記,但血清TWEAK則沒有這個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calcitriol雖然一開始能降低非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蛋白尿,但持續6到12個月後,效果跟安慰劑差不多,對腎功能和安全性也沒明顯差異。總結來說,calcitriol對減少這類患者的白蛋白尿沒有特別幫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原本用來預測兒童IgA腎病進展的國際工具,在韓國小朋友身上不太準。韓國研究團隊針對472位兒童,加入更多臨床資料後,開發出更適合韓國兒童的新模型,預測腎功能惡化的準確度大幅提升,且已在其他族群驗證過,效果更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週末補眠(WCS)—也就是週末多睡1到2小時—和40歲以上成人慢性腎臟病(CKD)以及蛋白尿的發生率較低有關,特別是平日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這表示週末補眠可能對腎臟健康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這個發現。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APE1/Ref-1蛋白缺乏會讓小鼠腎臟纖維化更嚴重,像是發炎、氧化壓力、細胞死亡和EMT現象都變多。相反地,正常表現APE1/Ref-1的小鼠,腎臟損傷較輕微。這顯示APE1/Ref-1有助於保護腎臟,減緩慢性腎臟病的惡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抗腎絲球基底膜疾病(anti-GBM)其實比以前認為的更容易復發,且有時沒有明顯誘因。抽菸、接觸碳氫化合物、感染或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都可能增加復發風險。復發時,血液未必驗得到抗體,單靠抽血檢查可能會漏掉。復發可影響腎臟、肺部或兩者,若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腎臟預後會更差。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