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新研究指出,血清中的多胺(如腐胺、精胺和精子胺)可能是慢性腎病(CKD)及其進展的重要生物標記。研究分析297名CKD患者,發現腐胺與腎功能呈負相關,而精胺和精子胺則呈正相關。高腐胺水平顯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HR 6.972),而高精胺和精子胺則降低風險。這些結果顯示血清多胺可能成為CKD患者的預後指標,並與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相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患者接受持續腎臟替代治療時,血清磷酸鹽水平高者死亡率較高,尤其是疾病嚴重者。來自韓國八家醫院的數據顯示,低磷酸鹽水平也會增加高疾病嚴重程度患者的死亡風險。因此,對於危急病情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監控血清磷酸鹽水平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了系統性免疫炎症指數(SII)、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率(NLR)及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率(PLR)與慢性腎病(CKD)患者貧血風險的關聯。分析了2005至2018年4,444名成人的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SII、NLR和PLR與CKD患者貧血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高NLR組的患者,其死亡風險比低NLR組高30%。研究建議管理炎症可能有助於減少CKD患者的貧血發生,且NLR可作為潛在的預後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非目標代謝組學,找出與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的血漿代謝物。研究分析了522名參與美國/加拿大長期透析(LUCID)研究的患者血清樣本,發現喹啉酸和美基酸與透析第一年的死亡風險顯著相關。喹啉酸在死亡患者中的水平比存活者高1.72倍,美基酸則高1.57倍。雖然其他代謝物在機器學習模型中顯示重要性,但未達顯著性,這顯示喹啉酸和美基酸可能是死亡風險的重要指標,仍需進一步驗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建立一個基於蛋白質組學的風險評分,預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慢性腎病患者的次級心血管事件。研究分析了1,067名慢性腎功能不全參與者的4,638種血漿蛋白,並開發了一個包含16種蛋白質的風險模型。這個模型在預測上超越了傳統臨床模型,年化接收者操作特徵曲線下面積(AUC)達0.77到0.80,顯示出更優越的預測能力,並揭示了與心臟重塑及血管疾病相關的生物機制。 PubMed DOI

一項針對594名糖尿病和慢性腎病參與者的研究發現,血漿中的可溶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1和2(TNFR1、TNFR2)及可溶性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劑受體(suPAR)水平較高,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且與腎功能無關。研究中,隨訪7年內332名參與者去世,結果顯示這些生物標記物的濃度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死亡風險顯著提高。相較之下,其他生物標記物如KIM-1、YKL-40和MCP-1的相關性較弱。這顯示TNFR1、TNFR2和suPAR在評估糖尿病及CKD患者死亡風險方面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Proenkephalin A 119-159(penKid)及其衍生的腎小管過濾率估算值(eGFR<sub>PENK-Crea</sub>)對高心血管風險患者全因死亡率的預測能力。研究在德國亞琛大學醫院進行,615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非存活者的penKid水平明顯高於存活者,且penKid與eGFR<sub>PENK-Crea</sub>均與死亡率相關,具有顯著性。將penKid納入現有的eGFR<sub>CKD-EPI 2021</sub>模型中,能提升死亡率預測,顯示penKid在評估腎功能及死亡風險方面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飲食鉀攝取與代謝組學標記的關係,目的是增進對鉀的飲食評估,並了解其在慢性腎病(CKD)發展中的角色。研究分析了3,812名未患CKD的成年人數據,發現飲食鉀與33種血清代謝物有顯著關聯,其中十種與新發CKD風險相關。特別是甘油酸顯示出與飲食鉀正相關、與CKD風險負相關,可能對CKD有保護作用。這些結果顯示飲食鉀及其代謝物在CKD發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多重疾病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特別是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關聯。研究分析了福岡腎病登記中心4,420名非透析CKD患者的數據,識別出23種共病,並將患者依共病數量分為四組。隨著共病數量增加,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全因死亡率的風險也上升,顯示多重疾病與CKD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及死亡率有明顯相關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臟生物標記與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CKD)進展及死亡風險的關聯。研究分析了1,256名腎功能減退的糖尿病患者,識別出三個腎臟健康的關鍵維度:全身性炎症與過濾、腎小管功能及腎小管損傷。結果顯示,腎小管功能和損傷分數與CKD進展及死亡風險有顯著關聯,強調這些生物標記在評估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針對3,331位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中性球百分比與白蛋白比值(NPAR)越高,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越高。NPAR是個簡單又便宜的血液指標,可以反映發炎和營養狀況,建議定期監測,有助於提升CKD患者的治療成效。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