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的一大併發症,也是慢性腎病和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DKD的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特別是遺傳易感性,某些族群如美洲原住民和墨西哥裔美國人風險較高。研究發現ELMO1和AGTR1基因中的特定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與DKD有關。系統性回顧顯示,ELMO1的rs741301、rs1345365、rs10951509及AGTR1的rs5186、rs388915與DKD風險增加相關。了解這些遺傳因素有助於早期檢測DKD風險,並制定針對性的預防策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探討AGTR1基因(rs5186)與T2DM患者DKD風險的關聯。結果顯示,基因多態性與GFR耗竭風險增加相關,或許是T2DM患者DKD易感因素。建議此基因可作為早期生物標誌,幫助辨識有DKD風險的人。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約有40%的糖友會受影響。隨著糖尿病患者數量增加,全球DKD的發生率也在上升。DKD是導致慢性腎臟疾病致命的重要原因,造成許多患者罹患疾病甚至死亡。治療上針對發炎和纖維化等機制,藥物如血管收縮素受體拮抗劑和SGLT-2抑制劑顯示出減少腎損傷的潛力。新療法如GLP-1激動劑和抗發炎藥物,也在研究中,希望能減緩DKD的進展。 PubMed DOI

腎臟疾病盛行率上升,LRG1基因可能與此有關。研究發現LRG1在糖尿病腎病變等疾病中上升,可能對腎臟有害。進一步研究LRG1對腎臟疾病的影響,或許能找到新治療方法。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但其發病機制仍不明朗。近期研究顯示,DKD 涉及多種細胞類型及腎臟外因素,需深入了解其機制並尋找新治療靶點。單細胞 RNA 測序(scRNA-seq)技術能高效分析單個細胞的基因表達,幫助研究人員探索疾病發展及識別細胞亞群。這篇綜述探討了 scRNA-seq 在 DKD 研究中的應用,包括細胞類型註釋、新細胞類型識別、細胞間通訊等,並展望其未來在疾病理解及治療策略上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中國漢族2型糖尿病患者,探討與糖尿病腎病相關的遺傳因素,特別是PPARδ和GLP-1受體基因的變異。研究分析了600名患者及200名健康對照,發現GLP1R變異rs3765467與DKD風險顯著相關,勝算比為3.145。PPARD的其他變異則未顯示顯著關聯。研究還指出,rs3765467與尿液白蛋白、總膽固醇等指標有關,並且PPARD與GLP1R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進一步增加DKD風險,顯示這些基因變異可能影響該人群對DKD的易感性。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若不妥善管理,可能導致慢性腎病或末期腎病(ESRD)。隨著全球糖尿病患者增加,DKD的負擔也在上升,對經濟造成挑戰。傳統治療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並使用相關藥物。儘管這些方法能減緩DKD進展,仍有許多患者最終發展為ESRD。研究者正探索新療法,如miRNA、幹細胞、基因療法及生活方式改變,這些新興療法為DKD的管理提供了希望。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會導致末期腎病(ESRD)。其主要原因包括慢性高血糖、氧化壓力和炎症。早期診斷很重要,通常透過尿白蛋白排泄和腎小球過濾率(eGFR)來評估。治療重點在於控制血糖和血壓,並使用腎臟保護藥物,如ACE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雖然已有進展,但DKD仍是ESRD的主要原因,需持續研究新療法和生物標記。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常在明顯症狀出現前悄然進展。雖然已有研究針對其分子機制,但有效治療仍有限。DKD的發病機制涉及多種與糖尿病相關的因素。雖然SGLT2抑制劑和ARBs已顯示有效,但隨著糖尿病和DKD的增加,亟需新療法。雷帕黴素靶蛋白複合體1(mTORC1)信號通路是一個有前景的治療目標,這篇綜述探討了其在DKD和慢性腎病中的角色,並討論未來可能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研究顯示細胞外囊泡(EVs)可能影響其發病機制。本研究利用生物資訊學和孟德爾隨機化分析,從兩個DKD數據集中識別出22個與DKD因果相關的候選基因,特別是CMAS和RGS10,這兩者在DKD中表達下降。研究發現CMAS參與線粒體途徑,而RGS10則與細胞外基質有關,並且DKD組與正常組在免疫細胞上有顯著差異。這些發現為DKD的管理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和孟德爾隨機化,探討糖尿病腎病(DKD)的主要風險因素及其因果關係。研究回顧截至2024年9月的文獻,找出DKD的重要風險因素,如高血壓、合併症、血糖控制不佳等,風險範圍從3.27到6.33。孟德爾隨機化顯示高碳水化合物攝取會增加DKD風險,而多吃蔬菜則有保護作用。研究強調飲食和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DKD的重要性,建議早期介入血糖控制、高血壓和飲食。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