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在重症監護病房(ICU)中,使用5%葡萄糖溶液取代0.9%氯化鈉作為靜脈藥物稀釋劑,對COVID-19患者高鈉血症的影響。研究納入265名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入住ICU的成人患者,結果顯示轉用5%葡萄糖後,平均鈉水平降低,重度高鈉血症的發生率顯著下降(葡萄糖組6.6%,氯化鈉組20%)。這顯示5%葡萄糖可能有助於預防高鈉血症,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臨床意義。該試驗已在德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登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神經絲輕鏈(NfL)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分析了2,051名20至75歲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高NfL水平與CKD患病率顯著相關(勝算比1.60),且NfL與腎功能指標呈負相關(eGFR)及正相關(UACR)。年齡層分析顯示,年長者的NfL水平與CKD、eGFR和UACR之間有顯著交互作用。總結來說,NfL水平升高與CKD及尿液白蛋白排泄增加有關,特別是在年長患者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本研究透過文獻計量分析,評估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疾病(CVD)之間的聯繫及研究趨勢。使用Web of Science數據庫,分析2010至2023年的相關文獻,共識別出2,936篇文章。美國出版量最多,賓夕法尼亞大學產出居首。關鍵詞如「慢性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使用頻繁。研究顯示,CKD與CVD的關聯研究逐年增加,特別是在高盛行率地區,並指出心血管-腎臟-代謝綜合症等為當前熱點。此研究為相關領域提供了重要見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靜脈注射(IV)降血壓治療對住院期間重度高血壓(sHTN)患者急性腎損傷(AKI)發生率的影響。結果顯示,接受IV治療的患者中有18%發展為AKI,而未接受治療的則為13%。大多數患者似乎受到IV治療的傷害,只有特定特徵的317名患者例外。研究使用貝葉斯加法回歸樹(BART)模型分析,顯示大多數sHTN患者可能不會從IV治療中受益,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治療的異質性。這些結果尚未經外部數據驗證,屬於假設生成的探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有關,傳統風險因素無法完全解釋。研究調查了CKD第1至第3期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與頸動脈斑塊面積進展的關係,對328名患者進行了約16個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腎功能惡化與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有顯著反向關係,且這一現象不受傳統風險因素影響。中度至重度CKD患者的斑塊面積顯著增加,顯示非傳統機制可能影響動脈粥樣硬化。這強調了在CKD患者中需考慮超越傳統風險管理的因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即時與延遲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對HIV陽性者腎臟健康的長期影響,特別是慢性腎病(CKD)。參與者中,立即開始ART的組別在2.1年內腎小球過濾率(eGFR)有小幅下降,但統計上顯著。經過9.3年的隨訪,即時ART組的腎衰竭或腎臟相關死亡事件較少,且兩組的eGFR年下降幅度相似。研究結果顯示,早期開始ART對腎臟健康是安全的,減少了對長期ART可能造成腎毒性的擔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腎臟國際》報告指出,腎臟的感覺神經與鹽攝取在高血壓中有趣的關聯。在DOCA-鹽模型中,這些神經似乎向大腦發出信號,促使增加鹽攝取,進而提高血壓。若選擇性切除這些神經,鹽水攝取會減少,顯示針對這些通路可能成為高血壓管理的新策略。如果這一機制能應用於人類,腎臟去神經化不僅能降低血壓,還可能減少對鹹食的渴望,對控制高血壓患者特別有幫助。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直髮產品可能與健康個體的急性腎損傷有關。Robert等人的小鼠實驗揭示,這些產品中的甘醛酸會被吸收並轉化為草酸,這是導致草酸腎病的主要原因。這項發現提出了「皮膚-腎臟」的關聯,讓我們更了解草酸的代謝過程,也提醒我們需進一步研究皮膚接觸甘醛酸的風險。因此,使用這些直髮產品時,大家要特別小心。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認知障礙風險增加有關,部分原因是血腦屏障變得更通透。Zimmermann等人的研究指出,鉀離子外流在小膠質細胞活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激活白介素-1β/白介素-1受體途徑。這條途徑與CKD患者的血腦屏障通透性及認知衰退有關。除了尿毒症毒性,這些發現也提供了CKD中認知障礙的潛在機制,並建議可能的治療目標以進行干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Maggiore等人研發了一種新型基因誘導的血管化腎臟類器官模型,成功克服了傳統腎臟類器官的不成熟及缺乏關鍵細胞類型的問題。這個創新模型擁有發達的內皮網絡,並具備腎臟特有的特徵,不僅提升了足細胞的成熟度,還促進了功能性renin+細胞的生成。這項進展大幅提升了腎臟類器官在疾病建模、新療法發現及細胞生理機制研究的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