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分析加利西亞15個家族、共37位帶有兩種常見UMOD基因變異(p.C255Y和p.Q316P)的患者,這兩種變異都會影響uromodulin功能,導致腎臟問題。大多數人有高尿酸血症,約一半有高血壓或腎囊腫。p.C255Y較常見於痛風患者,且腎病進展較快。了解特定基因突變有助於預後評估和個人化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會讓腎臟長出囊腫,容易惡化成腎衰竭。現有唯一核准藥物tolvaptan效果有限且有副作用。這項研究發現,CFTR抑制劑GLPG2737,不論單獨或和tolvaptan一起用,都能減緩囊腫生長、改善腎功能,合併治療效果更好。顯示這種新療法有機會成為ADPKD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病例報告描述一對4歲同卵雙胞胎女生,雖然都有相同的COL4A5基因突變和X染色體失活模式,但只有一人出現Alport症候群症狀。進一步檢查也沒發現其他基因修飾因子,顯示女性XLAS嚴重度還有其他未知影響因素,需再深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GLT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時,可預防三個月內尿液中足細胞相關分子上升,顯示對足細胞有保護效果。不過,這些尿液標記物和腎功能或蛋白尿沒有明顯關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ICU的敗血性急性腎損傷患者,入院時FAR(纖維蛋白原/白蛋白比值)越高,未來一年內的死亡風險就越高。FAR超過約35 mg/g時,死亡率特別明顯上升。FAR有機會成為預測病人預後和指引治療的重要指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追蹤226位腎臟移植患者,發現超過一半的人曾經沒按時吃免疫抑制藥,這會讓排斥風險大增,幾乎是有乖乖吃藥者的三倍。用藥不遵從多發生在移植後前三個月。研究建議日常照護時用BAASIS工具,能早點發現問題,幫助提升移植成功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大型世代研究發現,慢性全身性發炎指數(SII、SIRI)越高,CKM症候群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風險也越高,尤其在早期階段更明顯。研究也找出SII和SIRI的臨界值,可有效預測腎功能惡化,顯示全身性發炎是CKM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重要獨立危險因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美國心臟協會最新提出CKM症候群,強調代謝、腎臟與心血管三者密切相關。倡導多專科團隊合作,將慢性腎臟病列為核心,腎臟科醫師負責早期發現、預防及整合管理,提升全民健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接受血液透析的兒童如果有發炎(CRP高)或透析不夠充分(KT/V低),比較容易對紅血球生成素(EPO)產生抗性。年紀較大、EPO劑量高也有關。只要透析做得夠,血紅素和血小板數也會比較好,有助於降低EPO抗性的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針對4,429位中國腹膜透析患者的研究發現,血清鐵蛋白高於200 ng/mL會增加死亡風險,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鐵蛋白與血紅素的比值(ferritin/Hb ratio)比單看鐵蛋白更能準確預測死亡風險,建議定期監測這個比值來管理鐵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