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0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MUC1(黏蛋白1)是一種糖蛋白,主要存在於腎臟等上皮細胞表面。近期研究顯示它在腎臟功能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對抗細菌感染和維持礦物質平衡。雖然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細胞或動物模型,但對人類腎組織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比較人類與小鼠腎臟中MUC1的分佈,並探討其在小鼠早期發育及人類腎損傷中的表現。結果顯示MUC1可能在抗微生物防禦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基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以下是十個建議,幫助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減重過程中注意飲食和行為習慣: 1. **諮詢營養師**:找專業的腎臟營養師制定個人化飲食計畫。 2. **監控食物份量**:注意食物份量,使用小盤子幫助控制卡路里。 3. **專注營養密集型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和瘦肉,提供必要營養。 4. **限制加工食品**:減少高鈉和加工食品的攝取。 5. **保持水分**:適量喝水,避免含糖飲料。 6. **定期運動**:根據能力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或游泳。 7. **設定現實目標**:每週減重1-2磅,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8. **行為調整**:識別過度進食的誘因,學習應對策略。 9. **支持團體**:加入CKD患者的支持團體,分享經驗。 10. **定期回診**:定期檢查進展,調整計畫並獲得支持。 這些策略能幫助CKD患者有效管理病情並達成減重目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病人中相當普遍,會增加病人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了改善病人預後,應該重視早期識別和預防AKI的惡化,而不僅僅是管理已確診的病例。識別高風險病人能有效減少住院天數和資源浪費。雖然動態風險評分和新生物標記有助於早期檢測,但仍需進一步驗證。限制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和早期諮詢腎臟科能降低AKI的發生率,這些策略需根據臨床情況謹慎應用,並在各機構內進行驗證,以確保其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內質網(ER)壓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篇綜述探討了ER壓力與AKI的關聯,並強調在治療中需平衡促進與保護ER壓力。文章建議,針對ER壓力的藥物可能成為AKI的新治療選擇,同時也強調減少對健康細胞的傷害。最後,深入了解ER壓力的機制及改進研究方法,未來可能會帶來更有效的AKI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在神戶大學醫院進行,探討0.9%氯化鈉(生理食鹽水)和平衡晶體液對接受腎臟活檢的兒童影響。研究期間為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參與者年齡1到19歲。結果顯示,兩組均未出現低鈉血症,血清鈉水平相似(生理食鹽水138.7 mEq/L vs. 平衡晶體液138.9 mEq/L)。不過,生理食鹽水組的血清氯化物顯著增加,碳酸氫根濃度較低。總體而言,兩種液體均有效預防低鈉血症,臨床意義差異不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重症兒童急性腎損傷(AKI)在小兒重症監護病房(PICU)入院11年後的長期影響,特別是慢性腎病(CKD)和高血壓(HTN)的盛行率。研究發現,11年後有16%的兒童出現CKD或HTN,較6年時的28%有所下降,但改善不顯著。雖然腎小管過濾率(eGFR)下降,血壓則改善,AKI與CKD的關聯仍然存在。這顯示,儘管健康狀況有所改善,AKI的影響在兒童重症病後十年仍需重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臟缺氧和缺血在慢性腎病(CKD)進展中的影響,使用非侵入性影像技術BOLD-MRI和ASL-MRI。研究對象包括42名CKD患者和10名健康志願者。主要發現顯示,CKD患者的腎皮質和腎髓質氧合及血流明顯低於健康組,且隨著病情惡化而下降。腎臟的氧合和血流與血清肌酸酐等指標呈正相關,與eGFR則呈負相關。研究結論認為,這些影像技術能有效評估腎臟狀況,特別是在CKD早期階段。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維他命D補充對合併敗血症的急性腎損傷(S-AKI)患者在28天內的全因死亡率影響。研究分析了18,713名ICU的S-AKI患者,結果顯示維他命D補充能顯著降低死亡率(危險比:0.73,p < 0.001),即使在調整混雜因素後仍然有效。住院及90天死亡率也有類似趨勢,且維他命D的效果隨病情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強。總結來說,維他命D補充對S-AKI患者的生存率有正面影響,特別是病情較重的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進行了系統性回顧,分析慢性腎病(CKD)患者中血栓栓塞(VTE)的風險因素。研究團隊從多個資料庫中搜尋相關文獻,最終納入十四項研究。結果顯示,CKD的不同階段顯著提高VTE風險,特別是末期腎病的風險最高(OR: 3.68)。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女性、充血性心衰竭、心房顫動、冠狀動脈疾病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透析方式也影響VTE風險,建議醫療人員應評估CKD患者的VTE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抗壞血酸對3-氯丙烷-1,2-二醇二棕櫚酸酯引起的腎臟損傷的保護效果。研究中使用三十隻雄性斯普拉格-道利大鼠,分為五組,進行為期四週的實驗。結果顯示,3-MCPD-di-palmitate造成腎臟損傷,表現為腎臟指數上升、BUN和CRE水平增加、氧化壓力加劇及凋亡標記物上升。添加抗壞血酸後,這些指標顯著改善,顯示其能有效減輕腎臟損傷及氧化壓力,具有保護作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