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20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尿液生物標記的有效性,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明膠酶相關脂蛋白(UNGAL)和尿液肌酸酐與滲透壓比(sUCr/Osm),在門診中識別急性腎病(AKD)。研究分析了1,570名參與者的數據,發現UNGAL低於100 ng/mL和sUCr/Osm值高於7.07時,均顯示無AKD。雖然兩者的區分能力有限,但sUCr/Osm的敏感性和陽性預測值均高於UNGAL,且準確性達0.845。研究建議sUCr/Osm可與UNGAL同樣有效,用於推斷門診患者的AKD缺失情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類固醇依賴性最小變病腎症(SD-MCNS)兒童,評估單劑量rituximab的長期療效與安全性,研究期間為兩年。共納入77名兒童,結果顯示療效高達90.91%,但復發率也高達78.33%。年齡較大、類固醇劑量較低及治療前CD4+ T細胞計數較高,與療效正相關;而年齡較小、男性、IgE水平高及停用類固醇時白血球和CD3+ T細胞計數高,則與復發風險增加有關。結論指出,rituximab對兒童SD-MCNS有效且安全,患者特徵會影響治療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3-5期患者中尿酸沉積的情況,特別是無症狀高尿酸血症(AH)與正常尿酸血症(NU)患者的比較。結果顯示,AH患者的痛風病變檢出率高於NU患者,雖然差異不顯著。研究建議使用超音波檢查痛風病變,並強調早期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以改善CKD患者的健康狀況。這也顯示腎臟科與風濕科合作的必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C3腎小管病(C3G)是一種罕見的腎臟疾病,與補體途徑失調有關。這項研究回顧了2011至2020年間在12個歐洲腎臟科診斷的108名兒童C3G的自然歷史。結果顯示,65.7%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CR),而達到CR的機率在1.8年為50%,7年為78%。預測CR的關鍵因素包括入院時的尿蛋白肌酐比率(UPCR)和內毛細血管增生。研究指出,兒童C3G的預後優於成人,強調了蛋白尿和內毛細血管增生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SGLT2抑制劑(如dapagliflozin)和GLP1受體激動劑(如semaglutide)對糖尿病小鼠腎臟的保護作用。研究發現,dapagliflozin能顯著降低Akita小鼠的高血糖,並恢復43%的差異表達基因,特別是在脂質代謝方面。相比之下,semaglutide的效果較小,僅恢復約10%。此外,Sglt1基因剔除與dapagliflozin的組合顯示出協同效應,恢復約61%的基因表達。這些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在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具有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腎素對調節血壓和電解質平衡至關重要,其產生與Foxd1+基質前體細胞有關。本研究探討轉錄因子Tcf21在這些前體細胞分化為近腎小球細胞(JG細胞)中的角色。結果顯示,缺乏Tcf21的小鼠腎臟中腎素產生區域減少,顯示Tcf21對腎素細胞形成的重要性。然而,當Tcf21在已建立的腎素細胞中失活時,並未出現預期變化,顯示其在細胞身份確立後並非必需。研究強調Tcf21在早期腎臟發育中的關鍵角色,提供JG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見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MUC1(黏蛋白1)是一種糖蛋白,主要存在於腎臟等上皮細胞表面。近期研究顯示它在腎臟功能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對抗細菌感染和維持礦物質平衡。雖然大部分研究集中在細胞或動物模型,但對人類腎組織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旨在比較人類與小鼠腎臟中MUC1的分佈,並探討其在小鼠早期發育及人類腎損傷中的表現。結果顯示MUC1可能在抗微生物防禦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基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以下是十個建議,幫助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減重過程中注意飲食和行為習慣: 1. **諮詢營養師**:找專業的腎臟營養師制定個人化飲食計畫。 2. **監控食物份量**:注意食物份量,使用小盤子幫助控制卡路里。 3. **專注營養密集型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全穀類和瘦肉,提供必要營養。 4. **限制加工食品**:減少高鈉和加工食品的攝取。 5. **保持水分**:適量喝水,避免含糖飲料。 6. **定期運動**:根據能力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散步或游泳。 7. **設定現實目標**:每週減重1-2磅,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8. **行為調整**:識別過度進食的誘因,學習應對策略。 9. **支持團體**:加入CKD患者的支持團體,分享經驗。 10. **定期回診**:定期檢查進展,調整計畫並獲得支持。 這些策略能幫助CKD患者有效管理病情並達成減重目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住院病人中相當普遍,會增加病人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了改善病人預後,應該重視早期識別和預防AKI的惡化,而不僅僅是管理已確診的病例。識別高風險病人能有效減少住院天數和資源浪費。雖然動態風險評分和新生物標記有助於早期檢測,但仍需進一步驗證。限制腎毒性藥物的使用和早期諮詢腎臟科能降低AKI的發生率,這些策略需根據臨床情況謹慎應用,並在各機構內進行驗證,以確保其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內質網(ER)壓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篇綜述探討了ER壓力與AKI的關聯,並強調在治療中需平衡促進與保護ER壓力。文章建議,針對ER壓力的藥物可能成為AKI的新治療選擇,同時也強調減少對健康細胞的傷害。最後,深入了解ER壓力的機制及改進研究方法,未來可能會帶來更有效的AKI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