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醫學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3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SGLT2i GLP1

在2013至2022年間,美國10個州的侵襲性A群鏈球菌(GAS)感染率顯著上升,報告21,312例病例,導致1,981人死亡。大多數病例出現在男性,65歲以上的年齡層風險最高,但18至64歲成人的增幅最明顯。美國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的感染率較高,脆弱群體如無家可歸者和長期照護機構居民的感染率也上升。此外,對大環內酯類和克林黴素不敏感的GAS分離株增加,從2013年的12.7%上升至2022年的33.1%。這些結果顯示需要加強對GAS的預防和控制措施,特別是針對高風險人群。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產後出血(PPH)的原因與風險因素,涵蓋327項研究,涉及超過8.47億名女性。主要發現顯示,子宮無力是PPH的主要原因(70.6%),而貧血、既往PPH病史及剖腹產等為強烈相關的風險因素。中度相關因素包括高BMI和COVID-19感染。研究強調使用預防性子宮收縮劑的重要性,以識別高風險女性並制定針對性預防與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胰臟癌是一種侵襲性極高的疾病,預後不佳,平均存活期約4個月,5年存活率僅13%。有家族史、特定基因突變或高風險的管內乳頭狀黏液瘤患者應定期監測,因為他們罹患此病的風險較高。治療主要是化療和外科手術,但符合手術條件的患者不多。多藥化療已證實能提高轉移性胰臟癌患者的存活率。預測到2030年,胰臟癌可能成為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因此亟需新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COMPARE-TAVI 1 試驗是一項在丹麥進行的多中心隨機研究,旨在比較兩種經導管心臟瓣膜(THV)平台:SAPIEN 3(含 SAPIEN 3 Ultra)和 Myval(含 Myval Octacor),針對重度主動脈狹窄或退化的主動脈生物瓣膜患者。共招募1031名年滿18歲的患者,隨機分配至 SAPIEN 3(517名)或 Myval(514名)。主要終點為死亡、中風及心臟瓣膜惡化等,結果顯示兩組效果相近,Myval THVs 可視為 SAPIEN 3 的可行替代方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評估了針對ANGPTL3的小干擾RNA藥物solbinsiran在降低混合性脂質異常成人的療效。這是一項在七個國家進行的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第二期臨床試驗,共招募205名患者。結果顯示,400 mg的solbinsiran顯著降低了14.3%的載脂蛋白B(apoB),而其他劑量則無顯著變化。solbinsiran的耐受性良好,與安慰劑相比不良事件較少。研究顯示400 mg的solbinsiran能有效降低apoB水平,但仍需進一步研究其對心血管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評估在接受藥物洗脫支架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高風險再發缺血事件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與阿斯匹靈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在南韓進行,5506名患者隨機分配至氯吡格雷(每日75毫克)或阿斯匹靈(每日100毫克)治療。結果顯示,氯吡格雷組的主要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4.4%對6.6%),且死亡率和心肌梗塞發生率均較少,出血風險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氯吡格雷對高風險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有顯著降低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FAME 3 試驗是一項多中心隨機研究,旨在比較使用 zotarolimus 藥物洗脫支架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CABG)在三支血管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中的長期效果。研究涵蓋 1,500 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參與者,隨訪 5 年。結果顯示,兩組在死亡、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主要結果上無顯著差異,但 PCI 組的心肌梗塞和重複血管重建率較高。這表明 CABG 可能對某些患者更有利,幫助醫療提供者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的討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兩種指導方法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中的效果,分別是血管造影衍生的分數流量儲備(FFR)和血管內超音波(IVUS)。在中國進行的這項多中心隨機試驗中,共有1,872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FFR組的主要事件發生率為6.3%,IVUS組為6.0%,顯示FFR的效果不劣於IVUS。兩組的死亡率相似,心絞痛復發率也都很低。這些結果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臨床指導方針。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中,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與氣球血管成形術對於嚴重鈣化冠狀動脈病變的效果。研究在美國104個醫療中心進行,涉及2005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的目標血管失敗率相近,且支架面積差異不顯著。研究結論認為,常規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並未改善結果,建議在這些情況下優先考慮氣球血管成形術。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巨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系統性血管炎,治療選擇不多。最近一項研究評估了選擇性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在新發或復發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428名患者中,接受15毫克upadacitinib的患者在第52週持續緩解率達46.4%,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29.0%;而7.5毫克劑量則未顯示優勢。兩組的安全性相似,未見重大心血管事件。研究結果顯示,15毫克的upadacitinib對治療巨細胞動脈炎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