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針對低風險導管內癌(DCIS)的研究,探討主動監測的安全性。這項試驗從2017到2023年在100個中心招募了995名年齡40歲以上的女性,分為主動監測組和標準護理組。結果顯示,主動監測組的2年內侵襲性癌症發生率為4.2%,而標準護理組為5.9%,差異不大,顯示主動監測並不劣於傳統治療。這表明低風險DCIS女性在主動監測下的癌症風險是安全的。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2926911。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Imlunestrant是一種口服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能有效抑制ER,特別是在ESR1基因突變的情況下。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針對E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結果顯示接受imlunestrant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5.5個月,優於標準治療的3.8個月。聯合使用imlunestrant與abemaciclib的患者PFS達9.4個月,顯著改善。雖然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但imlunestrant對有ESR1突變的患者顯示出明顯的療效。該研究由Eli Lilly資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研究評估了電子敗血症篩檢對沙烏地阿拉伯住院病人死亡率的影響。研究涵蓋五家醫院,共60,055名病人,結果顯示篩檢組的90天住院死亡率顯著較低(調整相對風險0.85)。篩檢組在警報後12小時內的血清乳酸檢測和靜脈輸液訂單比率較高,但也導致藍色代碼啟動和腎臟替代治療事件增加。總體而言,電子敗血症篩檢有效改善病人結果,顯示其在降低住院死亡率方面的潛力。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4078594。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研究比較高流量鼻氧 (HFNO) 和非侵入性通氣 (NIV) 在預防住院成人急性呼吸衰竭 (ARF) 患者於七天內進行氣管插管或死亡的效果。研究涵蓋1,800名來自巴西33家醫院的患者,平均年齡64歲。結果顯示HFNO組的發生率為39%,NIV組為38%,整體上HFNO不劣於NIV,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HFNO的效果較差,導致研究提前終止。雖然兩種療法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但作者建議針對特定病人群體進行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早期限制性氧氣策略(目標動脈氧飽和度94%)與自由氧氣策略在成人創傷病患中的效果。研究在丹麥、荷蘭和瑞士進行,招募了1,979名病患,隨訪至2023年10月。結果顯示,限制性組(16.1%)與自由組(16.7%)在30天內死亡和重大呼吸併發症上無顯著差異,勝算比為1.01(P = 0.94)。不過,限制性組的肺不張發生率較低(27.6%對34.7%)。總結來說,早期限制性氧氣策略未顯著降低死亡或重大併發症風險。該試驗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5146700。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研究探討基因療法治療重度A型血友病,使用慢病毒載體轉導造血幹細胞(HSCs)來表達第八因子。五名年齡22到41歲的參與者接受了改造的自體HSCs,並分為兩組:一組不含轉導增強劑,另一組則含有。經過骨髓消融後,轉導的HSCs被移植。結果顯示,增強劑組的第八因子活性顯著高於不含增強劑組,且所有參與者在81個月的隨訪中未出現出血事件,顯示此基因療法能有效預防出血。該研究由多個組織資助並註冊於ClinicalTrials.gov。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貧血重症病人中,寬鬆與限制性紅血球輸血策略的影響。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寬鬆組在血紅素≤10 g/dL時輸血,限制組則在≤8 g/dL時輸血。結果顯示,寬鬆組有33.5%出現不良結果,限制組為37.7%,兩者差異不顯著(風險比0.88,P=0.22)。其他次要結果如功能獨立性和生活品質也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寬鬆輸血策略未能改善神經學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這項研究探討了使用降鈣素原(PCT)和C反應蛋白(CRP)來指導懷疑敗血症的重症成人抗生素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研究在英國41個NHS重症監護單位進行,涉及2,760名患者。結果顯示,PCT指導的方案顯著縮短抗生素治療時間(9.8天對10.7天),且在死亡率上不劣於標準護理。相對而言,CRP方案未顯示出顯著差異。總結來說,PCT監測能安全縮短抗生素治療時間,而CRP則無法提供相同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Daratumumab是一種抗CD38單克隆抗體,最近在一項針對高風險潛伏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顯著效果。研究中390名患者接受皮下注射daratumumab或主動監測,結果顯示daratumumab能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51%。五年無進展生存率為63.1%,整體生存率達93.0%。雖然有些患者出現高血壓等不良事件,但整體安全性可控。這項研究顯示daratumumab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
B細胞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B-cell ALL)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雖然治癒率高,但復發仍是主要死亡原因。最近進行了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雙特異性T細胞接合劑blinatumomab加上標準化療對新診斷的標準風險B細胞ALL兒童的療效。結果顯示,接受blinatumomab的患者3年無病生存率達96.0%,顯著高於僅接受化療的87.9%。雖然有些副作用較高,但整體療效明顯改善。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