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脂肪肝疾病現在改稱MASLD/MASH,更強調和代謝異常的關聯,也減少污名。MASLD是英國最常見的肝病,未來肝硬化和肝癌會越來越多。過去沒有效治療,但現在有GLP-1受體促效劑、resmetirom和FGF21促效劑等新藥,對改善肝臟損傷很有希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糖尿病腎病變(DKD)風險高,傳統治療有限。新藥如SGLT2抑制劑、GLP-1受體促效劑已改善治療成效,中醫藥也有潛力。多種療法合併可能更有效延緩病情。未來應加強臨床試驗、長期安全性及個人化治療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臨床試驗要評估tirzepatide這種新型減重藥,能不能提升棕色脂肪活性,並促使白色脂肪變成米色脂肪,對象是肥胖的停經前女性。34位參與者會接受24週藥物或安慰劑治療,並用影像和組織分析追蹤脂肪變化及代謝影響。結果有望揭示tirzepatide透過增加產熱脂肪來減重的新機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統合分析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的患者,大腸直腸癌風險有增加趨勢(RR 2.31),但和其他糖尿病藥物相比,差異並不顯著。整體來說,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還是很低。不過,醫師在開立GLP-1 RAs給高風險族群時,還是要多加留意,未來也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這個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肥胖是全球健康危機,和多種慢性病有關。基層醫師主要靠行為治療、生活調整和新藥協助病人。這篇綜述介紹最新進展,也提到污名化和醫療資源不均等問題,強調治療要有根據且公平。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確保大家都能獲得適當治療,並了解新藥長期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研究顯示,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並不會明顯增加大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不良的風險,雖然腸道清潔分數略低。目前看來,檢查前不必特別停用GLP-1 RAs,但仍需更多研究佐證。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模型中,活化GLP-1受體(用semaglutide)對腸道發炎、組織損傷或腸道菌相都沒明顯影響。結果顯示,GLP-1類藥物的抗發炎效果會因不同疾病情境而異,未必適用於所有發炎相關疾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單獨測量 MyD88、PD-L1 和 pentraxin-3 就能有效診斷敗血症,準確度都很高(AUROC≥0.81)。如果把 pentraxin-3、MyD88 和 GLP-1 結合,再用機器學習分析,診斷準確度更提升(AUROC 0.89),比現有工具還優。這些生物標記,特別是多重評估時,對早期偵測敗血症很有幫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系統性回顧指出,GLP-1受體促效劑可能有助於減少酒精相關事件並改善肝臟健康,但對總體酒精攝取量的降低效果不明顯。不良反應多為輕微,仍需更多高品質研究來確認其對酒精攝取和肝臟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是有益腸道的細菌,能改善新陳代謝、強化腸道屏障、調節免疫,對糖尿病、脂肪肝、IBD、癌症等都有幫助。不論是活菌或巴氏滅菌後的蛋白都有效,但臨床應用還需更多研究與個人化調整。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