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0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這份研究分析全球2,242項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試驗,美國和中國的試驗數量最多。GLP-1受體促效劑,像是semaglutide,是目前最熱門的研究藥物。分子分析發現,NAFLD患者的GLP-1受體表現會隨病情惡化而下降。這些結果反映出未來治療NAFLD的重點和趨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酵母菌生產GLP-1時,發酵液太黏會影響產量,主要是因為胜肽和細胞容易聚集。研究團隊透過選用耐高pH的菌株,減少胜肽聚集,並調整AMN1基因,讓細胞不易黏在一起。這樣一來,發酵液變稀,氧氣傳輸更順,生產也更好放大量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GLP-1RAs 和 DPP-4is 這兩種第二型糖尿病藥物,對皮膚有好有壞。GLP-1RAs 可能幫助改善乾癬,DPP-4is 可能降低黑色素瘤風險,兩者也有助於傷口癒合。但這些藥也可能引發像天疱瘡等皮膚副作用,所以用藥時要特別注意皮膚狀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metformin基礎上加用semaglutide,不但血糖控制更好,C-胜肽濃度也提升,血糖波動減少,效果明顯優於單用metformin,且副作用沒有增加。這種合併治療有助於更穩定控糖,還可能保護胰臟功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有部分基因風險和肥胖有關,也有獨立於肥胖的基因風險。OSA的基因風險分數和心血管疾病有關,特別是未調整肥胖的分數和糖尿病、心臟衰竭、冠心病有關。兩種分數都和高血壓、中風有關,且女性在高血壓的影響上更明顯。這顯示OSA的基因風險和肥胖、性別都有關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2025年CROI會議指出,即使HIV感染者有穩定用藥,病毒還是可能潛伏在腦和脊髓,造成慢性發炎和腦部功能障礙。新研究發現,免疫失調和發炎會影響認知表現。像GLP-1受體促效劑等新療法有望改善腦健康,及早用藥也有保護效果,顯示精準治療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五味子二氯甲烷萃取物(T-SDP)能透過調節腸-腦軸,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脂質代謝和胰島素阻抗,同時提升大腦抗氧化力和突觸可塑性,有助於治療糖尿病及預防腦部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美國12到17歲青少年拿肥胖藥的處方量,2023年比2020年多了三倍,主要是因為FDA放寬規定和新指引。不過,實際上只有0.5%符合資格的青少年有拿到藥,且多半是重度肥胖者。年紀較大、女生、白人拿藥比例較高,黑人則較少。未來還要關注治療的公平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semaglutide能減少心臟外圍發炎脂肪(EAT),降低促發炎標記(如FABP4、sPLA2),對心肌細胞也有正面影響。這代表semaglutide有機會改善心臟發炎狀態,進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大型研究發現,年長糖尿病患者若連續使用GLP-1 RAs超過6個月,罹患新生血管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沒用的人高出兩倍(約2.2倍)。雖然絕對風險增加很小,但顯示GLP-1 RAs長期使用可能有眼部安全疑慮,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