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這篇回顧強調肥胖治療中的性別差異,特別是第二代抗肥胖藥物(如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研究顯示,肥胖相關疾病在性別上有不同的影響,男性在生活方式改變中減重效果較佳,而女性使用這些藥物則有更高的減重,但也報告更多不良反應。儘管如此,男女在心臟衰竭和心血管結果上改善相似。作者呼籲進一步研究性別對抗肥胖藥物療效的影響,並強調需改善這些藥物的可獲得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淋巴細胞性原發性瘢痕性脫髮(LPCA)是一種導致永久性脫髮的炎症性疾病,與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和脂質異常有密切關聯。研究顯示,LPCA患者的代謝疾病發生率較高,且毛囊內的代謝途徑在炎症前就已改變,可能是觸發LPCA的原因。針對代謝途徑的治療,如皮格列酮和二甲雙胍,顯示出改善脂質代謝的潛力,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了解代謝紊亂與LPCA的關係,可能會引導新的治療方向,強調對患者進行代謝篩檢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代謝疾病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深遠,且經濟負擔沉重。傳統中藥葛根在治療這些疾病上展現潛力。本文回顧了葛根及其活性成分的藥理特性,強調其在預防和管理代謝疾病中的作用。研究顯示,葛根中的異黃酮、多醣類和生物鹼對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有療效,透過多種信號通路發揮作用。此外,葛根的成分也可用於藥物傳遞系統,提升治療效果。儘管研究支持葛根的潛力,仍需進一步探討以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和臨床應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評估了在穩定使用美克福明的印度2型糖尿病患者中,dapagliflozin(10 mg)和saxagliptin(5 mg)固定劑量組合的安全性。研究於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進行,納入196名年齡中位數53歲的患者。結果顯示,11.2%的參與者經歷輕微不良事件,最常見為尿道感染和發燒,無嚴重不良事件或死亡發生。經過24週,HbA1c、空腹血漿葡萄糖和體重均顯著改善,顯示此組合對管理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超重和肥胖在1型糖尿病成人中普遍,會影響血糖控制並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腎病風險。本研究評估了tirzepatide在超重/肥胖T1D成人中的長期效果。84名患者接受了21個月的tirzepatide治療,結果顯示使用者體重減輕超過23%,HbA1c顯著下降,且心血管及腎功能指標改善。對照組則體重增加,腎功能下降。研究建議進一步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以評估tirzepatide的長期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肥胖與心臟衰竭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彼此影響著發病率與死亡率。肥胖不僅提高心臟衰竭風險,還使治療變得更複雜,需個性化的治療計畫。目前,針對肥胖患者的心臟衰竭治療包括藥物和非藥物策略,並強調有效的療法。關鍵藥物如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和利尿劑等,對於改善症狀和生活品質有顯著效果。綜合藥物與生活方式改變的全面管理,對於改善健康結果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針對ONWARDS 1-5試驗的分析評估了每週一次的insulin icodec與每日一次的基礎胰島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特別是對使用GLP-1RAs和SGLT2is的患者。參與者中有21.3%使用GLP-1RAs,36.9%使用SGLT2is。結果顯示,無論使用GLP-1RA或SGLT2i,對於HbA1c、體重及胰島素劑量的變化,治療效果並無顯著差異。整體而言,insulin icodec的療效和安全性在各試驗中一致,且低血糖事件發生率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評估將混合胰島素轉換為每日一次的固定比例胰島素格拉克林(iGlarLixi)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為期24週,162名參與者的HbA1c平均從8.5%降至7.3%,有37.6%的人達到HbA1c低於7%的目標,體重平均減少1公斤。雖然38.3%的參與者出現有症狀低血糖,但整體來看,iGlarLixi在改善血糖控制的同時,並未增加體重或低血糖的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semaglutide與非動脈性前缺血性視神經病變(NAION)風險的關聯。研究分析了丹麥和挪威的健康登記資料,發現semaglutide使用者的NAION發生率顯著高於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者。在丹麥,semaglutide使用者的NAION發生率為2.19,而SGLT-2i為1.18;挪威則分別為2.90和0.92。經調整後,semaglutide使用者的風險是SGLT-2i的2.81倍。雖然風險增加,但絕對風險仍然較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兒童期顱咽管瘤常導致快速體重增加及下丘腦性肥胖,因病變影響下丘腦。針對此病及其影響生活品質的研究顯示,下丘腦綜合症包含多種內分泌缺陷及生理問題,可能引發慢性疲勞、情緒障礙及社交孤立,進而影響生活品質並增加心血管風險。管理此症狀需個別化,近期建議採用量身定制的治療,像是興奮劑可幫助減重,但對未成年人的手術需謹慎考量。新療法仍需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