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只要調整脂質體奈米載體的表面親水性,就能影響它們在肺部的停留時間。親水性高的脂質體適合局部治療,能在肺部停留較久;疏水性高的則適合全身性藥物傳遞。這個方法已在糖尿病和氣喘動物實驗中證實有效,有助於依照治療需求優化肺部給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利用自適應蛋白冠-AT 1002-陽離子脂質體(Pc-AT-CLs)來提升肽類藥物liraglutide的口服效果。這些脂質體設計上具親水性和電中性,能在腸胃環境中更穩定,並改善吸收。實驗顯示,Pc-AT-CLs穿透黏液的能力比標準脂質體高1.45倍,且其滲透係數比傳統脂質體高2.03倍。體內測試結果顯示,Pc-AT-CLs能有效降低血糖,並提高liraglutide的生物利用度,顯著改善其口服效果。 PubMed DOI

糖尿病和肥胖是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在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能刺激胰島素產生和控制食慾。最近,GLP-1 受體激動劑如 semaglutide 的進展改善了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治療。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可注射的 GLP-1 受體激動劑 PA-GLP1,透過自組裝肽形成納米纖維,實現持續釋放,單次注射可維持有效血清濃度達 40 天,顯著降低血糖和體重,提供更方便的治療選擇,並有潛力應用於其他療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口服藥物傳遞系統的挑戰,特別是針對腸道到肝臟的運輸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配有配體的介孔二氧化矽奈米粒子(MSNs),能靶向新生兒Fc受體(FcRn)。這些修飾過的奈米粒子在腸道中的擴散和運輸效果優於未修飾的粒子,且減少了蛋白質吸附。進入循環系統後,MSNs-FcBP降低了被清除的風險,能更有效地在肝細胞中積累。在糖尿病小鼠實驗中,這些奈米粒子成功傳遞藥物exenatide,顯著降低血糖,顯示出其在藥物傳遞中的潛力。 PubMed DOI

糖尿病,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T2DM),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因胰島素不足或敏感性差而引起。最近,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因能穩定血糖、低風險低血糖及可能減重而受到關注。不過,GLP-1RAs面臨不穩定、易被酶分解及可能引發免疫反應等挑戰,影響臨床應用。為了提升其療效,研究者探索了結構修飾和載體給藥系統等策略,並回顧了GLP-1RAs的研究進展及其局限性,特別是以exendin-4為例,提供未來治療系統的開發方向。 PubMed DOI

糖尿病正成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戰,預計到2030年將有6.43億人受影響。Semaglutide是一種GLP-1類似物,能提升胰島素分泌並降低低血糖風險。為了改善其口服效果,研究人員開發了氫氯酸幾丁聚醣包覆的尼奧索體,這些尼奧索體能有效穿透腸道細胞,增強藥物吸收,並在腸道中停留超過4小時,持續調節血糖。實驗顯示,這種方法在小鼠中能顯著降低血糖和體重,且無毒性,為semaglutide的應用提供了新方向。 PubMed DOI

研究團隊開發出新型口服奈米藥物遞送系統,利用羥乙基澱粉奈米膠囊,表面修飾丁酸鹽和十八胺,提升細胞吸收和穿越腸道的能力,減少藥物流失。再用亞麻油酸處理腸道細胞,讓細胞膜更流動、運輸蛋白增加,降低奈米膠囊進入細胞所需能量。這方法大幅提升糖尿病藥物exenatide在大鼠體內的口服吸收率和療效,展現提升口服奈米藥物的新潛力。 PubMed DOI

GLP-1促效劑liraglutide原本要打針,常讓病人怕痛、不想用。這項研究用奈米技術,把藥物包進特殊奈米粒子,再加上正電材料,幫助藥物穿透皮膚。結果發現這種貼皮方式能有效吸收藥物,持續降血糖、抗肥胖,有望成為未來胜肽藥物無痛給藥的新選擇。 PubMed DOI

研究團隊開發出固體脂質奈米粒子(SLN),能提升糖尿病藥物 exenatide 的口服吸收率。利用 DOTAP 增加藥物包覆,DSPE-PEG₂kDa 則提升穩定性和穿透黏液能力。未加 PEG 的 SLN 可讓 exenatide 穿越細胞層效率提升兩倍,10% PEG 化則更能促進其通過黏液層,但 PEG 過多(30%)效果不再提升,這有助解決 exenatide 口服吸收困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出一種舌下水凝膠,能包覆GLP-1奈米脂質體,提升GLP-1在體內的吸收與穩定性。動物實驗顯示,這種新劑型比傳統水凝膠效果更好,有望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治療方式,讓病人更願意用藥,但還需更多動物實驗驗證。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蜘蛛卵肽中的17個胺基酸片段(FPS)能幫助胰島素、GLP-1等蛋白質藥物穿越細胞膜。藥物和FPS結合後,進入細胞的效率大增,經鼻腔給藥時降血糖效果也更好。FPS有望提升蛋白質糖尿病藥物的非注射給藥效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