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2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比較了新型經皮內血管動靜脈廔管(endoAVF)和傳統手術廔管(SAVF)在洗腎病人中的效果。結果顯示,兩種方式的成功率都很高,endoAVF的通暢率甚至略勝一籌,且安全性佳、需要再次治療的機會低。endoAVF是安全又有效的替代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腎血管疾病會讓腎臟修復細胞(STCs)支持血管新生的能力變差,主要是因為特定microRNA改變了細胞內血管相關基因的表現。調整這些microRNA後,STCs的促血管新生功能能在實驗中恢復,未來有望成為改善RVD腎臟修復的新方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Panx1是一種膜通道,過度表現會讓急性腎損傷(AKI)變嚴重,因為它會促進細胞死亡、發炎和粒線體功能異常,尤其是在腎臟近曲小管細胞。動物實驗發現,只有這些細胞Panx1過多才會加重AKI。未來如果能抑制Panx1,有機會成為預防或治療AKI的新方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Ang-II短期內會透過刺激腎臟遠曲小管的Kir4.1/Kir5.1鉀通道,提升NCC活性,這需要AT1a受體和Kir4.1參與。不過,長期來看,即使缺少Kir4.1/Kir5.1,Ang-II還是能活化NCC,代表長期作用有其他不靠Kir4.1/Kir5.1的機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75歲以上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中,血壓變異度越高,腎功能通常越差。不管是一次看診內還是多次看診間測量,結果都差不多。血壓變異度高跟年紀大、腎功能差、脈壓高有關。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血壓變異度能不能預測健康狀況,以及背後的原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中性球百分比與白蛋白比值(NAR)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指標,可以預測有腹水的肝硬化病人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風險。特別是NAR大於23.2時,預測嚴重AKI的準確度很高。NAR、白蛋白和慢性腎臟病是最重要的預測因子,未來有機會成為臨床上早期篩檢AKI的實用工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綠色腎臟醫學逐漸受到重視,但相關研究還不多。這篇綜述介紹推廣永續腎臟醫學的教育方法,涵蓋技術、臨床和社會層面,並點出減少透析碳排、優化照護流程等挑戰。文章也分享現有推廣活動及導入永續概念時的困難與解方。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多性狀基因關聯分析(MTAG)方法,分析五種礦物質代謝指標的遺傳資料,找出62個和FGF23有關的新基因座。HRG和HMGB1被發現是FGF23的重要調控基因,且在洗腎病患心臟組織中表現高。DNMT3A則和DNA損傷及心衰竭保護有關。整體證明MTAG能發現更多與腎臟病相關心血管疾病的新基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全球可用器官短缺,對腎衰竭患者影響很大。異種移植,特別是基因改造豬的器官,帶來新希望。雖然技術進步讓動物實驗和初步人體試驗有好轉,但免疫排斥還是大問題。要讓這技術真正臨床應用,還需要解決免疫相關的挑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波蘭中部和西南部77位Alport症候群患者的基因和臨床表現,發現20種COL4A3、COL4A4、COL4A5基因變異,其中以COL4A5 c.1871G>A最常見。最初症狀多為單純血尿,聽力和眼睛問題較少。COL4A5變異和血尿有明顯關聯。研究強調定期尿檢和基因檢查對早期診斷和治療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