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2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了平均動脈壓(MAP)與急性腎損傷(AKI)重症病患在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期間的死亡率關聯。分析了1,142名病患的數據,結果顯示較高的MAP水平與28天(62.1%死亡率)及90天(71.8%死亡率)較低的死亡率相關。每增加1 mmHg的MAP,死亡風險顯著下降,且高MAP病患的死亡風險明顯低於低MAP病患。這些結果強調在CRRT前維持較高MAP有助於改善重症AKI病患的生存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本研究調查了2016至2020年間在湯斯維爾大學醫院接受腎切除手術的腎細胞癌(RCC)患者術後結果,重點在於識別與腎功能不良相關的因素。共納入60名成人患者,大多數接受根治性腎切除,且部分以腹腔鏡方式進行。結果顯示76.7%的患者腎功能下降,根治性腎切除後的腎小管過濾率顯著下降,血清肌酸酐水平上升,且這種差異持續三年。研究建議泌尿科團隊在選擇手術方案時應考慮腎功能下降的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腎臟的近端小管在重新吸收和降解血漿蛋白質方面非常重要,能回收必需的營養素並維持身體平衡。若此過程受阻,可能會出現蛋白尿,這是腎臟疾病的常見指標。蛋白質透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被吸收,並在專門的內溶酶體系統中處理。了解這些機制對於腎臟病學的發展至關重要。此外,內溶酶體系統也可能成為腎毒素的通道,這些毒素可能損害小管,成為新療法的研究重點。創新的研究方法正在揭示這些過程在疾病狀態下的變化,對於理解蛋白尿相關的併發症及新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伴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積(PGNMID)是一種以腎小球腎炎為特徵的疾病,主要涉及單一類型免疫球蛋白的沉積。近期研究指出,許多PGNMID-IgG3病例在兒童中可能並非真正的單克隆,因為檢測到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致病性B細胞克隆較少。新技術如質譜和創新的測序方法,能更有效地識別這些免疫球蛋白,並有助於區分單克隆與寡克隆沉積,提升診斷能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中性粒細胞外陷阱(NETs)在腎結石形成中的角色。研究發現腎結石患者的NET標記物和鈣沉積物水準升高,並在老鼠模型中,NET形成增加與腎小管損傷和細胞凋亡有關。使用中性粒細胞彈性酶抑制劑Sivelestat可顯著減少鈣沉積和細胞凋亡,改善腎功能。研究結論指出,NETs可能是腎結石的潛在診斷和治療目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三酸甘油脂-葡萄糖指數(TyG指數)與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患者腎功能惡化的關聯。研究涵蓋27,407名住院患者,根據TyG指數分為四組,主要觀察基線腎小球過濾率(eGFR)下降40%或以上的情況。隨訪34個月內,記錄到3,248例腎功能惡化。結果顯示TyG指數與腎功能下降呈U型關係,風險在8.88時最高。調整後的風險比率顯示最低和最高四分位數的風險較高,確認了腎功能惡化的顯著風險。總結來說,TyG指數與CKM患者腎功能惡化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指出,基於肌酸酐和胱蛋白酶C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sub>cr</sub> 和 eGFR<sub>cys</sub>)之間的差異可能影響預後,但蛋白質攝取與這種不一致的關係尚未深入探討。本研究分析了6,143名日本參與者,發現男性的總蛋白質攝取與eGFR比率呈正相關,特別是動物性蛋白質。結果顯示,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取可能影響eGFR的不一致性,未來研究應考慮這一因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心腎綜合症(CRS)是心臟與腎臟功能障礙之間的複雜互動,特別在心臟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竭(HFpEF)患者中尤為明顯。主要機制包括中央靜脈壓升高及腎臟血管系統的活化等。新興生物標記如胱蛋白酶C和腎小管損傷標記等,對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有潛力。雖然目前尚無特定治療,但管理策略與射血分數降低型心衰竭相似,且對新療法的研究持續進行。未來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有望有更多進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身體活動能力與血清irisin水平之間的關係,於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進行,252名病人參與。研究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測量血液中irisin水平,並透過生物電阻抗分析評估身體組成。結果顯示,IPAQ得分與irisin水平的自然對數呈正相關(r = 0.326, P < 0.001)。影響IPAQ得分的獨立因素包括ln irisin、年齡、空腹血糖及二氧化碳結合力。這是首個臨床證據,顯示血液透析病人中,較高的血清irisin水平與更佳的身體活動能力相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香港接受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兒童中,獲得性囊性腎病(ACKD)的情況。從2023年6月到12月,對43名小兒患者進行影像檢查,發現42%有ACKD,其中大多數無症狀,但有兩名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研究指出,透析時間超過28個月與ACKD發展有顯著關聯。結合超音波和MRI的檢查效果更佳,強調了早期移植和定期監測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