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Apolipoprotein-L1 (APOL1) 的 G1 和 G2 變異顯著提高了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血統個體罹患腎病的風險。這些變異的不完全滲透性和多樣的臨床表現,顯示出理解 APOL1 毒性影響的分子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研究指出,這些變異在 HIV 和 COVID-19 等炎症狀況下可能加劇病情,且表觀遺傳因素和微小RNA也影響 APOL1 的表達。治療策略包括針對 APOL1 離子通道的抑制劑及阻斷炎症信號通路,這些發現對於改善受影響族群的治療結果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循環抗-nephrin抗體在最小變病(MCD)診斷中的潛力。研究對象為108名腎小球疾病患者,其中36名為MCD患者,並與健康志願者比較。結果顯示,MCD患者中抗-nephrin抗體的盛行率為19.44%,而有腎病性蛋白尿的患者則達26.92%。該抗體在MCD診斷中的敏感性為19.4%,特異性高達97.8%。陽性抗體的MCD患者通常有更嚴重的蛋白尿及異常血清指標。研究建議抗-nephrin抗體可能成為MCD的潛在生物標記,有助於診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5至2022年間在澳洲開始透析的成人患者,探討初始透析通路類型與因透析中斷死亡風險的關係。研究發現,在47,412名患者中,17%因透析中斷而死亡。使用中心靜脈導管(HD-CVC)開始透析的患者,前三年內死亡風險顯著高於使用動靜脈瘻管(HD-AVF)的患者,尤其在前六個月風險高達2.43倍,但隨著時間推移,三年後風險幾乎可忽略不計。總體而言,HD-CVC患者的早逝風險是HD-AVF或腹膜透析(PD-PDC)患者的兩倍,但隨時間降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腹膜透析(PD)是治療末期腎病的一種方法,但腹膜纖維化(PF)可能導致其失敗。研究發現,PD液中的巨噬細胞數量較健康人多,這些細胞會引發腹膜組織的慢性低度炎症,並透過多條信號通路影響纖維化。主要病理變化包括上皮間質轉化、新血管形成過度及異常的細胞外基質沉積。這篇綜述強調巨噬細胞在PD過程中的角色,並探討抑制纖維化的潛在靶點,建議新的臨床研究方向,以延緩PF發展、保護腹膜功能及改善慢性腎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癡呆症對腎臟疾病患者影響深遠,尤其是透析患者中,有高達87%會出現認知障礙。這篇綜述探討癡呆症的診斷與管理,並強調腦血管疾病及其他風險因素的影響。文中區分癡呆症與輕度認知障礙,並分析譫妄和憂鬱症的相似性。 主要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膽鹼酯酶抑制劑)、非藥物介入(如運動)、行為及神經精神症狀管理,以及照顧者的重要角色。最後,文中也提到癡呆症對透析患者的影響及其在腎臟移植評估中的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1960年代血液透析的引入及1972年醫療保險的覆蓋,對腎臟科的發展影響深遠。雖然促進了該領域的成長,但也帶來了研究者與臨床醫生之間的鴻溝,影響臨床研究並增加醫生的負擔,如繁重的旅行和複雜的電子病歷。這導致腎臟科醫生士氣低落及職業倦怠,並面臨企業化醫療的倫理挑戰,讓招聘變得困難。因此,需加強慢性腎病的預防護理,探索新診斷與治療選擇,並考慮將透析責任轉給非醫師提供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病症候群病人中水腫的盛行率,發現62%的病人在診斷時有水腫。水腫病人的尿液白蛋白水平較高,血漿白蛋白則較低。研究中,4%的病人發生靜脈血栓栓塞,水腫病人的發生率較高,且水腫病人進展至腎衰竭的速度較快,死亡率也較高(19%對比16%)。結果顯示水腫在腎病症候群中普遍,並與多種健康風險相關,強調其預後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症顯示代謝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密切關聯,對公共健康造成挑戰。本研究分析了CKM的主要成分,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數據,量化其全球影響。結果顯示,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是主要負擔來源,特別在中等社會人口指數地區。從1990到2021年,CKM的負擔因人口增長和老齡化而增加,預測到2046年,相關負擔將持續上升,顯示出針對性干預的迫切需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本研究評估2023年9月和10月在意大利北部兩個中心(克雷莫納和布雷西亞)血液透析患者的礦物質代謝參數及治療策略。研究納入177名克雷莫納患者和315名布雷西亞患者,兩者皆遵循KDIGO指導方針,但治療方法不同。結果顯示,PTH水平高於600 pg/ml和低於150 pg/ml的盛行率分別為8.1%和24%。布雷西亞患者的鈣和磷酸鹽水平較低,但PTH和25-維他命D水平較高。整體而言,研究顯示不同治療策略在管理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方面可能同樣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COVID-19對巴西重症監護病房病人急性腎損傷的影響,發現COVID-19病人的急性腎損傷發生率高達79.7%,且嚴重程度也較高。若出現腎損傷,住院天數中位數為11天,且需要機械通氣的比例更高。感染COVID-19使得發展腎損傷的風險增加一倍,死亡風險也顯著提高。研究強調在疫情期間,特別是資源有限的環境中,需有效管理腎臟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