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7年至2021年間,退伍軍人健康管理局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共納入222,772名年齡約68歲的患者。結果顯示,32%的患者在中位隨訪1.6年內停用SGLT2i,且41%的停用發生在前三個月。基線腎功能較低的患者停用率較高,但這種關聯隨時間減弱。研究建議未來需進一步探討影響停用的因素,以提升SGLT2i在CKD患者中的療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與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在接受持續腎替代療法(CKRT)後腎功能恢復的關聯。分析72名患者的數據後發現,早期恢復腎功能的患者在CKRT前三天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水平顯著低於延遲恢復的患者。研究指出,較低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濃度可預測腎功能早期恢復,建議監測其水平作為預測工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評估增加水分攝取對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的影響。187名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增加水分攝取組和維持原攝取量組。結果顯示,增加水分攝取組的身體健康得分顯著高於維持組,顯示出更好的身體健康狀況。雖然HRQoL得分在三年內保持穩定,但研究建議未來應探討水分攝取對患者身體健康的臨床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篇論文強調在分析臨床、生物和流行病學數據時,選擇正確的生物統計方法非常重要。它列出了十個常見錯誤,像是使用不當指標、誤解p值和信賴區間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錯誤結論。論文還探討了這些錯誤的影響,並提供減少錯誤的策略,目的是提升生物統計分析的嚴謹性和可重複性,增強生物醫學研究的可靠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OPTIMISE-CKD 研究探討 dapagliflozin 對無第二型糖尿病的慢性腎病 (CKD) 患者的腎臟及心腎保護效果,重點在不同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率 (UACR)。研究納入 1,480 名患者,分為低 UACR 和高 UACR 兩組,基線特徵相似。使用 dapagliflozin 後,兩組的腎小球過濾率 (eGFR) 初始下降約 3 mL/min/1.73 m²,隨後趨於穩定。低 UACR 組的 eGFR 年增長率為 0.79,而高 UACR 組為 0.40,顯示腎功能結果相似。心腎併發症及死亡風險也相當,顯示 dapagliflozin 在 CKD 患者中具一致的腎臟保護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接受抗結核治療(ATT)時,發生不良藥物反應的風險較高。一項研究分析了1,815名接受ATT的患者,發現有75名(4.1%)患有CKD。結果顯示,CKD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0%,而正常腎功能患者僅為13.7%。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肝膽問題、神經精神影響、腎臟併發症及胃腸道問題。CKD被認為是不良反應的獨立預測因子,顯示即使調整劑量,CKD患者仍需特別關注其治療安全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LCZ696對腹膜上皮細胞的上皮-間質轉換(EMT)及巨噬細胞M2極化的影響。研究發現,LCZ696能改善高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誘導的腹膜纖維化(PF),並抑制EMT。在體外實驗中,LCZ696減少了TGF-β1刺激下的人類腹膜上皮細胞中的EMT,並降低了相關轉錄因子的表達。此外,LCZ696還透過抑制STAT6信號通路來減少IL-4誘導的M2巨噬細胞極化。研究結果顯示,LCZ696在腹膜纖維化的治療上具有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美國25至75歲成年人血清神經絲輕鏈(sNfL)與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uACR)的關聯。分析了1,741名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sNfL與uACR之間存在非線性反J型關係。sNfL最高四分位數的個體,其uACR顯著高於最低四分位數,調整β值達51.57。研究指出,這種關係的轉折點約在log(sNfL) 2.928 pg/mL,顯示sNfL水平與uACR之間有J型曲線的連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腹膜透析(PD)導管故障是一大挑戰。本研究評估了一種新改良的開放手術修復技術,與同時更換導管進行比較。對167名PD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改良技術(A組)手術時間較短、術後疼痛較低、啟動PD時間快、住院天數少,且導管故障復發率顯著低於更換導管的患者(B組)。兩組在併發症方面無顯著差異。結論是此改良技術安全有效,建議臨床應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遠端監測(RM)對自動腹膜透析(APD)患者的影響,特別是在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液體過載和透析效率不足的併發症方面。研究涵蓋21家醫院,將患者分為RM-APD組和傳統APD組。結果顯示,雖然兩組在全因死亡率上無顯著差異,但傳統APD組的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較高。RM-APD組則顯示出更好的生存率和較少的不良事件,顯示出其在臨床上的潛在優勢,可能促進這種療法的普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