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醫學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SGLT2i GLP1

一份針對133個中低收入國家的研究發現,過去21年來,USAID資助讓成人和兒童死亡率大幅下降,估計救了9,200萬人命。若資金持續被砍,到2030年恐多出1,400萬人死亡。這顯示USAID對全球健康很重要,資金縮減影響很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這篇摘要的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俄文和中文翻譯都可以在補充資料區找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骨質疏鬆症常見於年長者,特別是50歲以上女性,會讓骨頭變脆、骨折風險增加。危險因子有年齡、女性、體重過輕、家族史、抽菸、喝酒等。診斷靠骨質密度檢查。高風險族群建議用抗骨質流失藥物,風險更高者可先用促骨生成藥物。平時要補充鈣、維生素D,多做阻力和平衡運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大型三期臨床試驗發現,lorundrostat這種新型藥物,對已服用多種降壓藥但血壓仍偏高的成人,有明顯降壓效果,6週內收縮壓平均多降約9 mm Hg。雖然高血鉀、低血鈉和腎功能變差的副作用較常見,但多數為輕中度,停藥情況少,整體耐受性不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自1974年以來,基礎疫苗接種計畫已救了超過1.5億名兒童,但近年進展變慢,加上疫情影響,情況更嚴峻。1980年後,傳統疫苗接種率雖大幅提升,但2010年起多地停滯甚至倒退,零劑量兒童人數在疫情期間也回升,主要集中在非洲和南亞。若不加快腳步,2030年全球接種目標恐怕難以達成,各國需加強醫療體系、打擊假訊息,並關注弱勢族群。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VIITAL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基因改造皮膚移植產品prademagene zamikeracel,針對嚴重遺傳性皮膚病RDEB患者。11位患者的大面積慢性傷口,經治療後有81%傷口癒合率,遠高於對照組的16%,且疼痛明顯減輕,無嚴重副作用,顯示療效與安全性都不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針對有急性缺血性中風合併心房顫動的患者,研究發現中風後4天內及早開始使用DOAC,可以有效降低30天內再次中風或嚴重出血的風險,且不會增加腦內出血的機率。這支持臨床上應盡早啟用DOAC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英國研究用膠囊海綿和生物標記,能有效評估巴雷特食道患者的癌症風險。高風險者未來發展成癌症的機率明顯較高,低風險者僅有0.4%。這方法可減少低風險患者不必要的內視鏡檢查,讓醫療資源更集中在高風險族群,且機器學習技術也讓流程更簡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早發型第二型糖尿病(40歲前發病)越來越常見,併發症來得更快、預後也較差。現有照護多針對年長者,對年輕人不夠力,缺乏客製化治療。臨床上也常忽略風險評估和生殖、轉銜照護,導致年輕患者狀況更糟。建議應有專為年輕人設計的多專科團隊照護和更有效的預防措施。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早發型第二型糖尿病(40歲前發病)越來越多,病程比晚發型更兇猛,併發症也更早、更嚴重。這類患者胰島素功能退化快,併發心臟、腎臟、眼睛等問題機率高,壽命較短,需要更密集照護。年輕發病、合併其他危險因子時風險更大,目前還需要更多針對不同族群的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