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大型臨床試驗顯示,外用 delgocitinib 乳膏治療嚴重慢性手部濕疹的效果明顯優於口服 alitretinoin,且副作用較少。delgocitinib 乳膏不但療效更好,安全性也較高,適合用來治療嚴重手部濕疹。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手部濕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皮膚病,會造成癢感和疼痛,影響生活品質。DELTA 1 和 DELTA 2 第三期臨床試驗評估 delgocitinib 乳膏(20 mg/g)的療效與安全性,針對中度至重度的成人患者進行比較。這兩項隨機雙盲試驗共招募了960名患者,結果顯示使用 delgocitinib 的患者治療成功率高於載體乳膏,且副作用相似,主要為 COVID-19 和鼻咽炎。總體來看,delgocitinib 乳膏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對於標準護理反應不佳的患者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使用dapagliflozin這種通常用於控制2型糖尿病的藥物,來治療銀屑病的潛力。研究中,六組瑞士白鼠接受不同濃度的dapagliflozin外用藥膏,並測量其對發炎細胞激素的影響。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能顯著降低細胞激素水平,改善紅斑、脫屑及表皮厚度,顯示出其抗銀屑病及抗發炎的效果,可能成為治療銀屑病的新選擇。 PubMed DOI

Nemolizumab是一種針對白介素-31的受體拮抗劑,已在兩項國際第三期臨床試驗(ARCADIA 1和ARCADIA 2)中評估其對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療效與安全性。這些研究涵蓋1,728名12歲以上的參與者,結果顯示接受nemolizumab的患者在治療16週後,達到改善指標的比例高於安慰劑組,且癢感和睡眠干擾也有顯著改善。兩組的安全性相似,若獲批准,nemolizumab可能成為治療的新選擇。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引起的癢感(CKD-ap)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很大,Difelikefalin已獲得FDA批准作為新療法。本系統性回顧分析了Difelikefalin與安慰劑在管理CKD-ap的療效與安全性。至2023年11月,納入五項隨機對照試驗,共89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Difelikefalin顯著降低癢感評分,但副作用發生率較高,且兩組在嚴重不良事件或死亡率上無顯著差異。總體而言,Difelikefalin在治療CKD引起的癢感上顯示潛力,但仍需更多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局部使用canagliflozin對小鼠模型中由imiquimod誘導的類銀屑病皮膚炎的影響。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病,會造成厚實、紅腫和脫屑的斑塊。實驗中,20隻瑞士白鼠被分為四組,結果顯示canagliflozin能顯著減輕銀屑病的症狀,降低發炎標記物,並提升抗發炎標記物的水平。研究顯示,canagliflozin可能透過抗發炎、抗氧化及抗增殖的作用,有效緩解銀屑病症狀。 PubMed DOI

手部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在職場中很普遍,許多病例會變成慢性,帶來癢、痛和灼熱感等困擾。其成因複雜,主要風險因素包括過敏性皮膚炎病史及接觸刺激物。慢性手部濕疹可分為刺激性、過敏性等類型。診斷和管理上需多方位策略,包括教育、避免觸發因素及各種治療方法,如局部抗發炎藥物和系統性藥物。持續研究對於了解病症及治療選擇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單克隆抗體dazukibart對中度至重度皮肌炎成人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皮肌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發疹和肌肉無力。研究在25個國家的中心進行,招募18至80歲的患者,隨機分配接受dazukibart或安慰劑。結果顯示,dazukibart在改善皮肌炎活動性方面效果顯著,且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以感染為主。這突顯了IFNβ抑制在治療中的潛力。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GLP-1受體激動劑semaglutide對長期使用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影響。共招募31名牛皮癬患者,隨機分為接受semaglutide治療的組別和對照組。結果顯示,semaglutide組的牛皮癬嚴重程度顯著改善,PASI分數從21降至10,生活品質指數DLQI也從14降至4。此外,促炎性細胞激素IL-6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顯著下降,BMI和LDL也有所減少。總之,semaglutide對肥胖且患有T2DM的牛皮癬患者可能有正面療效。 PubMed DOI

異位性皮膚炎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濕疹和劇癢,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甚大,特別是中重度病例。它屬於異位性疾病的一部分,可能影響呼吸和消化系統。過去治療選擇有限,主要依賴免疫抑制劑,管理困難。但近十年來,對病理生理的理解有了進展,促使新型安全有效的療法出現。本次研討會將探討該疾病的最新機制及治療現狀。 PubMed DOI

巨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系統性血管炎,治療選擇不多。最近一項研究評估了選擇性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在新發或復發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428名患者中,接受15毫克upadacitinib的患者在第52週持續緩解率達46.4%,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29.0%;而7.5毫克劑量則未顯示優勢。兩組的安全性相似,未見重大心血管事件。研究結果顯示,15毫克的upadacitinib對治療巨細胞動脈炎有效。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