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3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慢性腎臟病和發炎反應有關,NLRP3發炎體是關鍵角色。最新研究指出,中藥能多方調節NLRP3活性,對CKD治療有潛力,副作用少、價格也親民。這篇綜述整理相關證據,強調中藥有望成為CKD輔助或替代療法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發現川芎治療糖尿病腎病可能是靠多種成分一起作用,影響多條訊號路徑(如AGE-RAGE、TNF等)和多個標的(像PPARG、AKT1等)。其中mandenol和wallichilide等成分和標的結合力強,但還需要更多實驗來證實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洗腎病人的虛弱和周邊神經病變有明顯且獨立的關聯,即使排除年齡、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因素,這個關係依然存在。這表示神經功能障礙是造成虛弱的關鍵,提醒臨床上要及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有助於改善病人健康狀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如果小鼠的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缺乏FcγRIIB受體,會讓IgA腎病更嚴重,因為會加強發炎反應。FcγRIIB能抑制發炎,保護腎臟不受IgA腎病傷害。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女性腎臟對急性損傷較有抵抗力,因體內抗氧化酶 Gsta2 較高。研究發現,提升雄性小鼠腎臟的 Gsta2 表現後,牠們腎功能變好、損傷和纖維化都減少。這表示增加 Gsta2 有機會幫助男性腎臟抵抗損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作者首次發現,在17q12缺失症候群(RCAD)胎兒中,MRI會出現腎臟皮質和髓質訊號顛倒的現象。他們描述三位有這種MRI表現的胎兒,這三位都有相同的基因缺失,出生後都出現多發性小腎囊腫。這個MRI特徵有機會幫助醫師在產前就辨識出這種基因疾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論文介紹「治療所需人數」(NNT)的計算與解讀方式,說明怎麼用不同資料型態來算NNT,也提到「造成傷害所需人數」(NNH)和「幫助或傷害的可能性比」(LHH)等相關概念。文章提醒,使用NNT時要注意基線風險、觀察時間和信賴區間,避免常見誤用,才能正確應用在臨床研究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份全國研究分析2019到2020年超過5.9萬名洗腎患者,發現感染住院率很高,最常見是肺部感染,其次是敗血症和腸胃道感染。男性、白蛋白低、糖尿病、心臟或呼吸衰竭、行動不便、癌症及特定洗腎通路都是高風險因子。2020年因防疫,肺部感染有減少,但其他感染沒明顯下降,建議加強感染預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Nephronophthisis(NPH)是罕見的兒童遺傳性腎臟病,目前沒有治療方法。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90篇相關研究,發現多數只著重遺傳學,較少關心病人自述結果(PROMs)及生活參與等對病人和家庭重要的面向。研究也沒用過針對NPH驗證的PROMs。作者呼籲應發展專屬NPH的PROMs,讓未來研究和治療更貼近病人需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在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中,「虛弱」(frailty)比「肌少症」(sarcopenia)更能獨立預測死亡率。雖然身體組成分析需要特殊儀器,但簡單的臨床虛弱評分就能有效找出死亡風險較高的病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