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一項針對5到17歲嚴重紅斑性狼瘡腎炎兒童的研究發現,口服MMF和靜脈cyclophosphamide治療24週後,腎臟反應率都很高(MMF 92%、cyclophosphamide 89%),安全性也差不多,副作用沒有明顯差異。MMF可作為兒童紅斑性狼瘡腎炎有效又安全的替代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腎臟病會讓免疫系統老化更快,增加感染和其他疾病風險。洗腎和部分免疫抑制劑可能讓狀況惡化,腎臟移植雖有幫助但不是萬靈丹。目前像是senolytics、SGLT2抑制劑、飲食調整、腸道菌、幹細胞和mTOR抑制劑等新療法,有機會延緩或改善免疫老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住院心衰竭患者若對袢利尿劑有抗藥性,單純加大劑量或合併噻嗪類利尿劑都能增加排鈉,但加噻嗪(如chlorothiazide)效果更明顯。無論抗藥性機轉在哪,直接加噻嗪通常比只加袢利尿劑劑量更有效,建議優先考慮合併使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整合三大臨床試驗的分析顯示,finerenone 可明顯降低慢性腎臟病合併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衰竭住院、心房顫動及腎功能惡化風險。這些保護效果在不同腎功能和血糖控制下都很穩定,但高血鉀導致停藥的機率較高。整體來說,finerenone 對高風險患者有明顯心腎保護作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RCT選的血液透析過濾(HDF)病人,和現實世界的病人常有落差。這篇綜述發現,RCT病人通常糖尿病比例較低、用瘻管的比例較高,且多數研究來自歐洲,其他地區資料很少。很多重要病人特徵沒被完整報告。這顯示未來需要更多真實世界的研究,才能讓結果更符合台灣臨床實際情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免費提供蔬果給非裔美國腎臟病患者,不管有沒有搭配烹飪課,都能讓他們吃得更健康、腎臟指標也有改善。參加烹飪課還有額外好處,大家覺得自己更有能力,也很感謝工作人員。不過,計畫結束後要維持健康習慣還是有難度。若能多邀家人、社區健康員或用社群媒體,可能更能持續並擴大這些好改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名28歲女性腎臟移植後復發IgA腎病,使用targeted-release budesonide治療9個月,腎功能惡化變慢、蛋白尿明顯改善。雖有類固醇副作用及高血壓發作,但無嚴重感染,停藥後副作用消失,病人感覺良好。這顯示此藥對移植後IgAN可能安全有效,但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瑞典腎臟登錄系統自1991年起追蹤全國CKD患者,包含非透析、透析及腎移植者,資料涵蓋率高。2008至2021年,收錄逾4.5萬名新診斷CKD、1.6萬名透析及8,800名移植患者。統計顯示,CKD患者常合併多重疾病,腹膜透析比例上升,預先移植人數也增加。SRR目標是提升CKD照護品質與治療成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把血液透析液的碳酸氫鹽濃度從27提高到37 mmol/L,可以明顯延長calciprotein結晶時間(T50),降低CPP-2濃度,這有助於減少心血管風險。這表示提高碳酸氫鹽濃度,可能能增強血液抗鈣化能力,對透析病人有潛在好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台灣腎臟移植病人研究發現,CYP3A5 *3/*3基因型的患者,起始tacrolimus劑量要大幅降低,才能避免藥物過量。若依基因型調整劑量,可減少69%藥物過度暴露風險。提前做CYP3A5基因檢測,有助提升劑量準確性和用藥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