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小兒腎病症候群在幼童很常見,會造成蛋白尿和水腫。大多數對類固醇有效,但容易復發,長期用藥也有副作用。韓國因缺乏統一指引,治療方式不一。為提升照護品質,韓國小兒腎臟醫學會制定了全國性指引,針對18歲以下類固醇敏感型腎病症候群,提供診斷和治療建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腎臟纖維化時,巨噬細胞裡的ALKBH5會增加,促使巨噬細胞偏向M2a型並加重纖維化。刪除ALKBH5能減少腎臟纖維化和巨噬細胞浸潤,而其作用主要透過下游的Retnla蛋白。抑制ALKBH5有望成為慢性腎臟病的新治療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遺傳性腎臟疾病(GKDs)難以診斷和治療,尤其是跟纖毛病有關的類型,是早期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之一。近年基因技術進步,讓疾病模型和照護方式更精準,有助於提升診斷和治療效果。這篇綜述主要介紹基因學新知如何幫助我們更了解並改善腎臟纖毛病的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鐮刀型紅血球疾病常造成腎臟損傷,像是早期過度過濾、白蛋白尿和腎功能惡化。評估腎功能有困難,遺傳因素如APOL1變異會增加風險。治療包括hydroxyurea、輸血和幹細胞移植,但效果還需更多研究。新藥和腎臟保護療法有潛力,腎臟移植也值得考慮。及早發現和個人化照護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生活參與度對未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CKD患者很重要,但臨床試驗很少統一評估。國際專家認為,核心指標要對患者有意義、適用各分期、簡單易用且科學嚴謹。若能一致評估,將有助提升CKD病患照護與研究品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名早產兒因嚴重腎功能障礙且症狀像Bartter syndrome,檢查發現帶有罕見TFCP2L1基因突變,這基因對腎臟發育很關鍵。這是全球第二例相關報告,提醒醫師遇到不典型或治療效果差的腎臟疾病兒童時,應考慮基因檢測,以免漏診罕見遺傳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APS)很罕見,會引發血栓和多器官損傷。這篇報告提到一名青少女因嚴重APS(CAPS)出現高血壓、腎臟和神經問題,抗磷脂抗體檢查是陽性,治療用抗凝血和免疫抑制藥。臨床上,若兒童有類敗血症和器官衰竭,要考慮APS。目前缺乏兒童專屬診斷和照護指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是一則簡短的更正通知,表示DOI為10.1093/ckj/sfae019的文章已經進行了更正。內容沒有提供進一步的細節,只是單純告知讀者該篇文章已經被修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在一項針對年長者的大型研究中,發現飲食中攝取較多的鎂,和腎功能惡化及發展成慢性腎臟病(CKD)風險較低有關,但和心血管疾病(CVD)風險降低則沒有明顯關聯。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鎂補充劑是否真的能幫助保護腎臟健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5,875位腹膜透析患者的研究發現,開始透析後前三個月內,若TG/HDL-C超過1.25或TC/HDL-C超過4.20,會明顯增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風險。建議定期追蹤並積極控制這些血脂比值,有助於提升患者的健康預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