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小兒抗磷脂症候群(APS)很罕見,會引發血栓和多器官損傷。這篇報告提到一名青少女因嚴重APS(CAPS)出現高血壓、腎臟和神經問題,抗磷脂抗體檢查是陽性,治療用抗凝血和免疫抑制藥。臨床上,若兒童有類敗血症和器官衰竭,要考慮APS。目前缺乏兒童專屬診斷和照護指引。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針對狼瘡性腎炎(LN)兒童的腎臟預後進行分析,涵蓋2010年1月至2024年2月的75名18歲以下患者。結果顯示,腎病綜合症和混合性腎病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增殖性LN為主要組織學亞型。研究中共記錄75次腎臟惡化,感染率高,特別是細菌性肺炎和敗血症。中位隨訪2.3年,腎臟存活率為85.4%。不良預後的主要因子包括快速進展性腎小球腎炎、非反應者及嚴重腎臟惡化,強調需對LN兒童進行仔細監測與管理。 PubMed DOI

最近研究發現,腎病綜合症(NS)兒童中,針對足細胞蛋白nephrin的自體抗體在類固醇敏感型(SSNS)和類固醇依賴型(SDNS)病例中較為常見。研究顯示,68%的SSNS患者、28%的SDNS患者及14%的非遺傳性SRNS患者對這些抗體呈陽性,遺傳性SRNS則僅有2%。抗nephrin自體抗體的存在與活動性疾病有關,且在非遺傳性SRNS患者中,對免疫抑制治療反應良好的患者,其抗nephrin陽性率較高。這顯示抗nephrin抗體可能成為兒童NS的正向預後標記。 PubMed DOI

這個案例描述了一位7歲女孩的肺腎綜合症,出現肺泡出血和急性腎小球腎炎,伴隨水腫、高血壓及急性腎衰竭。檢查發現抗GBM和ANCA自體抗體,腎臟活檢顯示壞死性新月體腎小球腎炎,IgG沉積在腎小球基底膜上。治療包括類固醇、環磷酰胺、利妥昔單抗及血漿置換,並進行血液透析。不幸的是,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截肢及死亡。這個案例強調了早期診斷的困難及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在有腦性瘧疾的小朋友很常見,會讓病情變得更嚴重。研究發現,AKI和較深的昏迷、腦部血流不足、血小板偏低有關。這些小朋友心輸出量較低、血管阻力較高,代表血管收縮可能是造成腎損傷的主因。 PubMed DOI

一名12歲女孩罹患罕見的纖維絲性腎小球病,對類固醇無效且腎功能惡化。經腎臟切片確診後,改用抗蛋白尿藥物和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治療,病情明顯改善,腎功能也恢復。這類案例在兒童中非常少見,目前尚無標準治療方式。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腎病症候群患者實際接受預防性抗凝治療的比例,遠低於2021年KDIGO指引建議。PAC多用於白蛋白極低或有血栓史者,但多數高風險患者未接受治療。成人中DOACs和香豆素類使用率相近,雖然指引未特別推薦DOACs。整體血栓發生率很低,臨床上用藥比指引更保守。 PubMed DOI

iTTP是一種罕見又危險的自體免疫疾病,常見於成年人、女性和黑人。主要因ADAMTS13抗體造成血栓、血小板低下和溶血。常見症狀有神經異常和腹痛。及早用血漿置換、類固醇、rituximab治療能提升存活率,caplacizumab可加速恢復但會增加出血風險。定期監測ADAMTS13並預防性用藥可降低復發。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Netherton syndrome 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由 SPINK5 基因突變引起,會導致皮膚發紅、脫屑,頭髮脆弱,還有類似過敏的症狀。受影響的孩子從出生起就需要特別注意體液和鹽分的管理,因為他們的皮膚屏障受損,容易因此產生腎臟方面的問題。 PubMed DOI

腎病症候群會大幅提高血栓風險,但目前預防建議根據的證據有限。阿斯匹靈可能對部分患者有幫助,但效果還不確定,和其他抗凝藥合併使用可能更佳。未來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預防方式也要依個人狀況評估血栓與出血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180位敗血性休克兒童,發現44.4%會發生急性腎損傷(AKI)。身高較高、蛋白尿、procalcitonin和BUN偏高、base excess偏低、PT延長都是AKI的危險因子,及早用抗生素則有保護效果。研究也建立了一個準確度高的風險預測圖,能幫助醫師早期辨識高風險兒童並及時治療,提升預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