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4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心臟手術後,兒童患者尿液中CCL14的水平與持續性重度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18歲以下的患者,術後24小時內提供尿液樣本。結果顯示,5.4%的患者出現持續性重度AKI,且在接受複雜手術及心肺旁路時間較長的患者中,發生率較高。雖然AKI患者住院時間較長,但尿液中CCL14的水平並無顯著差異,顯示CCL14並非可靠的預測指標,建議進一步研究其潛在價值。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141名來自中國的IgA腎病患者,分析了他們的長期結果,特別是蛋白尿與腎病進展的關係。隨訪平均5.8年,24%的患者發展為末期腎病,腎臟存活中位數為12.4年。結果顯示,蛋白尿是腎衰竭的重要預測因子,當蛋白尿超過0.5 g/d時,ESKD風險顯著增加。蛋白尿低於0.3 g/d的患者長期腎臟存活率較好。這項研究強調,儘管有治療,許多IgAN患者仍面臨不良結果,特別是高蛋白尿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醛固酮透過基因和非基因機制,對心血管和腎臟造成損傷。雖然類固醇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s)能對抗醛固酮的負面影響,但副作用可能限制使用。非類固醇MRAs(NS-MRAs)提供更好的選擇性和安全性,但可能無法完全抑制醛固酮。抑制醛固酮合成的酶CYP11B2是潛在解決方案。雖然早期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SIs)特異性不足,但新一代的高特異性ASIs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希望,特別是對抗藥性高血壓和慢性腎病患者。仍需更多臨床試驗來驗證其有效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高血壓(HBP)密切相關,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全球約有12億人受高血壓影響,但許多人未被診斷,對腎臟健康認識不足。本研究在塞內加爾北部進行,分析2,441名年齡18至80歲的參與者,發現高血壓流行率為52%,CKD流行率為17.8%。其中,五名高血壓患者中有三名未被診斷。研究建議應加強早期檢測與管理,以降低CKD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腎臟的液體和電解質平衡依賴於離子通道和運輸蛋白的正常運作,而這些運作需要伴侶蛋白GRP170的正確摺疊。研究發現,缺乏GRP170的小鼠會出現低血容量和電解質失衡,並顯示急性腎損傷的跡象。進一步的實驗證實,缺乏GRP170會激活未摺疊蛋白反應(UPR),導致細胞凋亡和蛋白質穩態破壞。雖然補充鈉能改善電解質平衡和腎損傷,但無法恢復體重或腎小管完整性,顯示UPR在腎損傷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傳統的腎功能評估方法如腎小球過濾率和微量白蛋白尿,對腎臟的了解有限。新技術如多參數和多核功能性磁共振成像(MRI),能更全面地評估腎臟灌注、氧合和微結構,對急性和慢性腎病及移植病人特別重要,且不需侵入性活檢。多核MRI如^23Na MRI可視化鈉儲存,對個人化醫療有幫助,而^31P-MRS則提供氧化代謝的見解。這些非侵入性技術適合長期研究,特別是兒童患者,能快速評估腎功能並區分髓質與皮質區域。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剪切波彈性成像(SWE)在評估慢性腎病(CKD)兒童腎臟纖維化的應用。研究涵蓋160名18歲以下的CKD兒童,使用Philips Epic Elite系統進行SWE測量。結果顯示,CKD階段、腎小管過濾率或蛋白尿與YM/SWE值無顯著相關性。在eGFR低於60的患者中,SWE的預測能力較差,但YM在檢測超過50%纖維化方面表現良好,右側腎臟的表現優於左側。總體而言,SWE對早期纖維化的檢測效果有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感染前肝功能與感染後死亡率的關聯,特別針對感染SARS-CoV-2 Omicron變異株的血液透析患者。分析847名患者的數據後發現,11.6%在感染後死亡,主要集中在感染後一個月內。去世者多為年長男性,且糖尿病和腫瘤發病率較高。研究指出,AST水平升高、AST/ALT比率高及前白蛋白低是獨立預測死亡風險的因素,強調在管理這些患者時,監測肝功能的重要性,以改善預後並降低死亡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對免疫球蛋白A(IgA)腎病進展的影響,共有198名患者參與,其中一半為HBV陽性。結果顯示,HBV陽性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腎衰竭及全因死亡風險是HBV陰性患者的2.72倍。腎臟中HBV抗原的存在使不良預後風險增加7.49倍,且抗病毒治療對抗原沉積無影響。總體而言,HBV感染及其在腎臟的沉積顯著惡化了IgA腎病患者的預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認知障礙(CI)對接受腹膜透析(PD)的病人影響甚大,會降低生活品質並增加住院率。儘管其重要性明顯,但對PD病人中CI的流行率及風險因素了解仍有限。本研究透過系統性文獻回顧,分析了19項研究,涵蓋2,882名PD病人,發現CI的合併流行率高達47.7%。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是主要風險因素。CI病人住院率及腹膜炎發生率較高,但與死亡率無關。研究結果強調了CI在PD病人中的普遍性及其負面影響,為未來的篩檢和介入策略提供依據。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