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3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急性肝炎是否會增加肝臟中FGF23(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的產量,進而引發低磷血症。研究分析了急性肝炎患者的肝臟標本,並與肝纖維化及健康肝臟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兩個急性肝炎案例均出現顯著低磷血症及FGF23水平升高,且未找到其他腎臟磷酸鹽流失的原因。組織學檢查也確認急性肝炎中FGF23產量增加。總體而言,研究建議急性肝炎期間肝臟過度產生FGF23可能導致低磷血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綜合分析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與睡眠障礙之間的雙向關係,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蛋白尿、靜止腿綜合症(RLS)和失眠。研究分析了63項觀察性研究的數據,涵蓋超過2600萬名患者。主要發現顯示,OSA、蛋白尿、RLS和失眠與CKD有顯著相關,且治療睡眠障礙可能有助於降低CKD風險,改善患者生活品質。這強調了處理CKD與睡眠障礙相互影響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心理健康問題對未接受透析的慢性腎病(CKD)成人的影響,共有1,879名參與者。結果顯示,許多人有心理健康問題,如睡眠不足(17.4%)、主觀困擾(27.3%)、抑鬱症狀(13.2%)和自殺意念(16.8%)。心理健康不佳者的末期腎病(ESKD)風險高出46%,死亡風險高出55%。研究也指出年齡和性別會影響這些關聯,強調了CKD患者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及其對健康結果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聚焦於急性腎損傷(AKI)如何進展至急性腎病(AKD)和慢性腎病(CKD),強調需要更深入了解生物標記物和個別化治療。由八家韓國三級醫院組成的聯盟,建立了一個包含約1,500名接受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AKI患者的隊列,並分析相關數據。研究團隊利用回顧性數據開發人工智慧模型,預測AKD預後並提供個性化治療計劃。最終目標是提升AKI和AKD的臨床管理,實現量身定制的患者護理。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不同腹膜透析(PD)模式的生存益處,特別是使用icodextrin的情況。148名接受PD超過一年的患者被分為四組。結果顯示,使用icodextrin的CAPD組生存率高於不使用的APD組,雖然差異不顯著。沒有糖尿病的患者中,APD-ET組的生存趨勢較差,而APD+ET組的技術生存率較好。總體來看,未使用icodextrin的APD患者在生存率和技術生存率上表現不佳,可能與體液控制有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液中骨保護素(OPG)和核因子κB配體(RANKL)與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通路血栓形成的關聯。研究持續五年,納入333名患者,發現AV通路血栓形成率為22.2%。Cox回歸分析顯示,AV通路類型、C反應蛋白及OPG水平是血栓風險的重要預測因子。特別是高OPG水平與AV瘻管血栓風險增加有強烈關聯,而C反應蛋白升高則與AV移植物的血栓形成相關。總結來說,OPG升高是AV通路血栓形成的重要風險因子,尤其在使用AV瘻管的患者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探討腎臟替代療法(KRT)在新生兒和兒童代謝性先天缺陷(IEMs)中的效果,重點在生存率及血中亮氨酸和氨的降低。共分析37項研究,642名患者的數據。主要發現顯示,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死亡率為24.84%,明顯低於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的34.42%和34.14%。CKRT在降低氨水平方面也較快。研究強調及早介入對減少併發症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人類蛋白質圖譜是腎臟研究的重要資源,提供超過一千萬張免疫組織化學影像,顯示蛋白質在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儘管有豐富的數據,但免疫組織化學的半定量特性可能造成測量不一致。我們的研究比較了腎臟的RNA測序數據與人類蛋白質圖譜的結果,發現超過500種蛋白質在免疫組織化學中未被檢測到。這些差異可能來自生物學和技術因素,了解這些關係有助於深入認識腎臟的基因與蛋白質表達。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年齡超過50歲的參與者,探討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與頸動脈內中膜厚度(CIMT)之間的關係,重點在腎功能與動脈硬化的聯繫。研究分析了1,562名來自PolyIran-L的參與者,結果顯示eGFR在45到60 mL/min/1.73 m²的參與者,CIMT超過0.8 mm的可能性較低,但經過調整後,CIMT與eGFR之間並無顯著關聯。結論認為兩者之間沒有獨立的關聯,未來需進一步研究,特別是在eGFR嚴重降低的患者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透析期間高血壓(IDH)是一種複雜的情況,通常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最近一項研究在兩個透析中心進行,持續18個月,納入169名主要為男性的患者,平均年齡67.9歲。研究建立了三種IDH定義,盛行率分別為8.3%、27.2%和29.6%。第二種定義與高血壓病史及某些藥物使用有關,而第三種則與冠狀動脈疾病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經歷高血壓的患者在隨訪期間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率並未顯著增加。未來研究需釐清不同定義與健康結果的關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