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最近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進展,特別是像GPT-4 V這樣的多模態模型,顯示出在分析視覺和文本數據方面的潛力,對醫療保健,尤其是眼科,可能帶來重大影響。本研究評估了GPT-4 V在診斷眼部疾病的能力,結果顯示提供臨床背景能顯著提升診斷準確性。沒有背景時,GPT-4 V的正確率為47.5%,有背景時提升至67.5%。這顯示GPT-4 V能有效整合視覺與文本信息,對改善眼科病患護理有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新方法來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s)進行材料建模,解決了實驗數據不足的問題。研究者利用基於物理的訓練流程生成大量合成數據,建立穩固的初始模型,然後再用有限的實驗數據進行微調。訓練分為兩個階段:先用豐富但準確性較低的合成數據進行預訓練,再用稀缺的實驗數據微調。這種方法在聚合物可燃性指標的建模中顯示出有效性,特別是在圓錐量熱計數據不足的情況下,突顯了預訓練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人工智慧(AI)在醫療保健中越來越重要,主要分為生成式AI和非生成式AI。生成式AI透過分析數據創造新資訊,能生成合成醫學影像和改善手術模擬;而非生成式AI則專注於分析現有數據,幫助預測手術結果和評估病人風險。雖然生成式AI提供創新工具,但非生成式AI在提升病人護理上更具優勢。兩者都能提高臨床效率,但仍面臨偏見、解釋困難及倫理監管等挑戰,醫療人員需了解其能力與限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傳染病對公共健康造成重大挑戰,因此需要主動監測來保護社會健康。像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主要以英語分享數據,這對非英語使用者,特別是中東地區的人來說,理解上有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推出了InfectA-Chat,一個專為阿拉伯語設計的語言模型,具備英語問答能力。該模型經過大量數據微調,並採用檢索增強生成(RAG)方法,能夠獲取最新的傳染病資訊,顯示出優越的性能,並促進公共健康倡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如何縮小不同人口群體的癌症知識差距,特別針對中國的非醫學本科生和研究生醫學生。研究顯示,AIGC在六個月內顯著提升了癌症知識和健康自我效能,尤其是非醫學本科生受益最多。健康自我效能在AIGC使用與癌症知識之間扮演中介角色,顯示其重要性。研究建議將AIGC有效融入癌症教育和公共衛生策略,以增強不同教育背景個體的癌症預防和控制知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影響全球超過一千萬人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每年新增病例達一百萬。由於症狀多樣,診斷相當複雜,語言障礙可能在運動症狀前就出現,這使得語言分析成為早期檢測的有力工具。最近,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進展讓我們能夠自動識別帕金森氏症,準確率高達78%。研究顯示,這些模型能提取更相關的語言特徵,可能顯著改善診斷方法並幫助理解疾病進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ChatGPT在回答頸椎手術常見問題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研究中對ChatGPT-3.5提出20個問題,並進行三次提問,總共獲得60個回應。三位脊椎外科醫生根據準確性和實用性評分,結果顯示平均分數為3.17,66.7%的回應被評為「中等」質量。不過,測試的可靠性較低,顯示不同提問的回應質量不一致。總體來看,ChatGPT提供的答案雖然中等,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提升其可靠性與準確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患者對手外科診所中AI聊天機器人的認知與看法。從2024年2月到3月,對五家診所的511位成人患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雖然81%的患者熟悉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但45%的人從未聽過像ChatGPT的AI聊天機器人。僅3.9%的人經常使用,70%則從未使用過。對聊天機器人的信任度低,只有14.7%的人認為它們能準確回答問題。研究顯示,患者對AI在護理中的角色感到不確定,顯示醫療界需加強教育與透明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特別是OpenAI的GPT-4,如何提升自然語言查詢(NLQs)轉換為藥物監測(PV)數據庫中的SQL查詢的準確性。研究分三個階段,變化查詢複雜度,並評估有無商業上下文文件的效果。結果顯示,NLQ轉換為SQL的準確性從8.3%提升至78.3%,在所有複雜度層級中均一致。排除高複雜度查詢時,準確率可達85%。這項研究對非技術用戶在數據密集型領域的信息可及性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在醫學寫作中有其優勢與挑戰。AI能提高效率、保持一致性,並使醫學資訊更易理解,但也可能缺乏人性化觸感,影響寫作的吸引力。作者可能面臨壓力,試圖在AI協助下保持獨特聲音。為了平衡這些問題,建議制定明確指導方針,將AI視為工具而非依賴,並鼓勵反思與合作,保持寫作的真實性與個人色彩。透過這些策略,能有效利用AI的優勢,同時保留人性化的元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