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6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GLP1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CAG)的患者中,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的使用及其對造影劑相關急性腎損傷(CA-AKI)的影響。結果顯示,持續用藥組和暫停用藥組的CA-AKI發生率相似,分別為3.92%和3.06%。雖然兩組腎損傷風險無顯著差異,但持續用藥組的腎功能在手術後略有改善。因此,對於低風險患者,手術前例行暫停SGLT2抑制劑可能不必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526名癌症患者的影響,特別是死亡率和癌症進展。研究中41名患者在診斷時已接受SGLT2i治療,且多數有2型糖尿病、年齡較大及吸煙史。結果顯示,SGLT2i治療與死亡率或癌症進展無顯著關聯,反而是年齡、性別、飲酒、吸煙等因素影響結果。整體來看,SGLT2i在標準劑量下對癌症結果的影響有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主要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並在超重和肥胖者中顯示出減重及降低心血管風險的潛力。最近進行的隨機臨床試驗統合分析,涵蓋7項研究,包含17,810名使用SGLT2抑制劑的參與者,與14,876名安慰劑組相比,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27.8%。這些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對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特別是在治療糖尿病、慢性腎病或心衰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IMPLEMENT-HF計畫旨在提升心臟衰竭且射血分數降低患者的四重醫療療法(QMT)使用,儘管已有證據顯示其益處。這是一個多地區的品質改善專案,涉及美國心臟協會的Get With The Guidelines-HF計畫醫院。從2021年到2023年,分析了61家醫院的43,558名患者數據,結果顯示QMT使用率顯著提升,出院時從4.7%增至44.6%。這項計畫成功促進合格患者使用QMT,顯示協作學習在醫療品質改善中的有效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T2DM-CKD)在中國相當普遍,帶來健康風險。近期藥物開發改善了患者的治療結果,但仍需探索有效的藥物組合以減少副作用。「腎臟三重療法」(RTT)同時使用三種關鍵藥物,針對T2DM-CKD的致病因素,臨床研究顯示其在腎臟和心臟保護上優於單一或雙重療法,並可能降低高鉀血症風險。本文回顧RTT的起源、理論基礎及注意事項,旨在提供基層醫療醫師有效的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T2DM)女性卵巢癌風險的影響。研究使用回顧性隊列設計,分析2013年至2023年的數據,並透過傾向分數匹配比較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使用者。結果顯示,SGLT2i組的卵巢癌風險顯著低於DPP4i組,特別是在白人患者中風險降低更明顯。這表明SGLT2i可能與T2DM女性卵巢癌風險較低有關,值得進一步研究其機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肝細胞癌(HCC)與代謝變化有關,受到癌基因c-Myc的影響。Empagliflozin(EMPA)是一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顯示出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力。本研究探討了c-Myc、EMPA與HCC中的mTOR通路的關係。研究發現,c-Myc過度表達會增加SGLT2的水平,而EMPA能有效抑制c-Myc轉染細胞的增殖,並與mTOR互動,抑制其活化。這顯示EMPA可能成為延緩HCC發展的潛在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三酸甘油脂(TGs)和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hs-CRP)對接受他汀治療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於70 mg/dL患者的影響。研究納入9,446名患者,根據TGs和hs-CRP分為四組。結果顯示,殘餘炎症風險的患者MACE風險顯著較高,主要因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對而言,僅有殘餘TG風險的患者與無風險者之間無顯著差異。這強調了在他汀治療中,除了控制LDL-C,還需重視殘餘炎症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本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抑制劑(SGLT2i),如 empagliflozin 和 dapagliflozin,對阿茲海默症中 tau 磷酸化、氧化壓力及神經炎症的保護效果。結果顯示,這些抑制劑能逆轉 Aβ<sub>1-42</sub> 對細胞活性和凋亡的影響,並減少活性氧生成及 NLRP3-炎症小體表達,改善 tau 病理。研究還發現,這些藥物在大腦中的分佈可透過 Elacridar 改善,顯示出其潛在的神經保護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微血管功能障礙(MVD)被認為是心臟衰竭(HF)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保留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HFpEF)和降低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HFrEF)中。HFpEF中,冠狀微血管功能障礙導致心肌灌注減少,增加心血管事件風險;而HFrEF則與氧化壓力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化有關。隨著診斷技術進步,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變得可行。新療法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顯示改善微血管健康的潛力,個人化醫療也愈加重要。這篇綜述強調了MVD在心臟衰竭中的關鍵角色及創新治療的需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