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6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GLP1

癌症治療相關心臟功能障礙(CTRCD)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某些有效的癌症治療(如蒽環類藥物和trastuzumab)可能引發心血管副作用。雖然這些治療能提高存活率,但也可能導致心衰竭和心律不整。CTRCD的成因包括氧化壓力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等。近期的進展使得透過心臟生物標記物和影像技術能早期檢測CTRCD,並且使用心臟保護劑有助於降低其發生率。這篇綜述強調腫瘤科與心臟科醫生合作的重要性,以改善病患的整體健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第二型糖尿病(T2DM)是最常見的糖尿病,與認知衰退風險增加有關。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SGLT2i)主要用於控制血糖,但最新研究顯示它們也可能對認知障礙有保護作用,包括輕度認知障礙和阿茲海默症。SGLT2i 可能透過改善代謝、減少發炎、增強神經因子等機制來提升認知功能。雖然有些研究顯示其益處,但結果仍不一致,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最佳的使用方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福爾尼耶壞疽(FG)是一種危險的壞死性筋膜炎,FGSI和CCI指數可用來預測住院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分析了2013至2023年間264名FG住院男性患者的數據,發現48.1%需進入ICU,16.7%在住院期間死亡。糖尿病患者中,使用SGLT-2抑制劑或胰島素與患者結果無顯著關聯。FGSI每增加一分,死亡機率增1.14倍,ICU入院機率增1.3倍,住院時間增1.1天;CCI每增加一分,死亡機率增1.2倍,住院時間增0.9天。結果顯示FGSI和CCI在預測患者結果上具價值。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糖尿病性心肌病(DMCM)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左心室功能障礙,需排除其他心臟疾病。隨著糖尿病病例增加,DMCM的發生率也會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導致心肌細胞死亡和纖維化,最終引發心衰竭。診斷依賴超音波心動圖等影像技術,血糖控制需謹慎,過度或不足控制皆有風險。外源性胰島素雖重要,但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反而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藥物顯示出更好的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semaglutide這種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對神經精神安全性的影響,並與sitagliptin、empagliflozin和glipizide進行比較。研究利用美國超過一億名患者的電子健康紀錄,分析了治療一年內的22項神經和精神結果。結果顯示,semaglutide與不良結果風險無關,甚至在認知缺陷和癡呆方面的風險較低。這表明semaglutide在神經精神健康上可能有利,但仍需臨床試驗進一步確認。總體而言,semaglutide不會比其他抗糖尿病藥物更容易引發不良神經精神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篇文章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影響,特別是脂質譜的變化。雖然SGLT2i以降糖效果著稱,但新證據顯示它們也能透過影響血壓、體重和動脈僵硬度,減少心血管事件。不過,對脂質譜的影響則較為複雜,有研究指出LDL膽固醇輕微上升,但也有研究顯示三酸甘油脂減少及HDL膽固醇增加。總的來說,SGLT2i在糖尿病管理及心血管風險降低上展現潛力,但對LDL膽固醇的不同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腎臟缺血再灌注損傷(IRI)是一個臨床上重要的問題,目前治療選擇不多。本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對腎臟IRI的影響,使用小鼠模型進行實驗。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能減少炎症、腎小管損傷及自噬體形成,並改善腎功能。RNA測序指出,溶酶體自噬是IRI的關鍵過程,'empagliflozin'透過調節相關信號通路來保護腎臟。這項研究顯示了炎症和代謝失調在腎臟IRI中的重要性,並證實了'empagliflozin'的腎臟保護作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睡眠呼吸暫停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OSA),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尤其與糖尿病的共病關係密切。這種關係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心血管健康。OSA與心血管疾病的聯繫複雜,彼此影響。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解決OSA是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的關鍵。文章探討心血管風險標記及新指標在評估風險中的角色,並回顧減重及藥物介入對OSA和糖尿病的影響,強調改善篩檢和治療依從性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第一型糖尿病顯著增加心血管風險,即使在考慮傳統風險因素如血糖水平的情況下,這一點也不容忽視。這突顯了需要識別導致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較高的特定代謝問題。此外,還需要研究通常用於保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心臟的藥物是否也能幫助降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發病率和死亡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第一型糖尿病(T1D)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攻擊胰腺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不足。雖然免疫療法的研究不少,但效果有限,胰島素療法仍是主要治療方式。最近研究指出,β細胞在免疫反應中可能有積極角色,且葡萄糖毒性等因素會加重病情。新興研究強調代謝控制的重要性,透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減少發炎,能保護β細胞功能,降低併發症風險。結合代謝介入與胰島素療法,能改善血糖控制並減少胰島素需求,未來應持續研究其長期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