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GLP1

這項研究比較兩種10毫克empagliflozin錠劑在健康中國成人的藥效和吸收情形。結果顯示,兩種劑型在空腹或飯後的吸收和濃度都差不多,藥效指標也都在標準範圍內。高脂餐會讓藥物吸收快一點、濃度稍微低一點。兩種藥都很安全,沒出現嚴重副作用。總結來說,這兩種藥不管有沒有吃飯都很安全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糖尿病腎病變是腎衰竭主因,近年研究發現「鐵死亡」是惡化關鍵。2018至2023年相關論文大增,重點在抗氧化、脂質代謝和鐵調控。腎臟有三大鐵死亡防禦路徑,不同細胞對鐵死亡敏感度也不同。雖然已有前臨床藥物展現潛力,但臨床應用還在起步,建議加強臨床試驗和國際合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使用empagliflozin三個月後,血糖控制變好,T3濃度和T3/T4比值明顯上升,但T4和TSH沒什麼變化。T3的增加也和體重、三酸甘油脂的變化有關。總結來說,empagliflozin可能會提升T3,但對T4和TSH沒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發現,第二型糖尿病癌症病人在化療期間使用SGLT2抑制劑,死亡率和因心衰竭住院的機率都比較低。不過,還需要更多大型隨機對照試驗,才能確定這類藥物對癌症病人心血管保護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腎結石越來越常見,治療又貴又容易復發。最新研究發現,原本用來治療糖尿病的 SGLT-2 抑制劑(像 dapagliflozin)有機會預防草酸鈣腎結石。研究會先觀察藥物對尿液草酸和鈣的影響,再做隨機對照試驗,重點看 8 週後尿液草酸有沒有下降。若結果理想,這類藥物有望成為預防腎結石的新選擇,也能幫忙省醫療費。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大型醫療體系導入臨床決策支援(CDS)工具後,糖尿病患者的CKD篩檢率從35%大幅提升到72%。不過,像ACEi/ARB使用率和腎臟科共同照護等治療指標進步有限。針對SGLT2 inhibitor的提醒則明顯提升了用藥率。整體來說,CDS工具對提升CKD篩檢很有效,但對整體照護品質的幫助有限,效果不一。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ISCHEMIA 試驗發現,自發性心肌梗塞(SMI)會明顯且持續降低整體與心臟疾病相關的生活品質;而手術相關心肌梗塞(PMI)只會讓疾病相關生活品質短暫下降,對整體生活品質沒影響。總結來說,SMI 對病患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比 PMI 更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荷蘭TITRATE-HF研究發現,對新診斷的HFrEF患者,臨床上快速啟動並加量四種心衰竭藥物是可行的。約一半患者六週內用齊四藥,六個月後三分之二持續服用,但很少人能達到建議最高劑量,主因是副作用和醫師對低劑量的接受度。多數停藥因副作用,但再嘗試通常可行。持續積極調整劑量對治療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GLT-2抑制劑治療糖尿病或心腎疾病時,少數會引發正血糖性酮酸中毒(EKA),尤其合併metformin、遇到飢餓、脫水或感染時風險更高。皮膚花斑可能是EKA早期警訊,甚至比休克還早出現。發現症狀要立刻停藥並給予輸液和胰島素,對高風險患者要特別注意監測。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LVEF雖常用來分類和預測心臟衰竭,但高於45%時參考價值有限。建議重視LVEF變化趨勢,而非單一數值。有些治療甚至可在未得知LVEF前就開始。未來應結合新影像技術和生物標記,更精準評估與治療心衰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