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ISCHEMIA 試驗發現,自發性心肌梗塞(SMI)會明顯且持續降低整體與心臟疾病相關的生活品質;而手術相關心肌梗塞(PMI)只會讓疾病相關生活品質短暫下降,對整體生活品質沒影響。總結來說,SMI 對病患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比 PMI 更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一項針對75歲以上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NSTEMI)患者的研究,探討保守醫療與侵入性策略的效果。研究包含1518名患者,隨機分為侵入性組(753人)和保守組(765人),隨訪中位數為4.1年。結果顯示,兩組在心血管死亡或非致命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上無顯著差異(侵入性組25.6% vs. 保守組26.3%)。雖然侵入性策略在減少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方面有潛在益處,但整體風險並未顯著降低,建議對於年長患者,保守策略同樣有效。 PubMed DOI

這項統合分析研究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 (SGLT2) 抑制劑對心肌梗塞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響,納入了五項隨機對照試驗和四項觀察性研究,共26,753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心肌梗塞後的死亡率,合併風險比為0.79,無論是早期還是延遲治療效果一致。特別是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降低幅度更大,但心臟衰竭與死亡結果之間並無顯著關聯。總體而言,SGLT2抑制劑對心肌梗塞後的患者是有益的。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在有心肌梗塞(MI)病史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涵蓋10項隨機對照試驗,共22,266名患者,其中51.2%有2型糖尿病。結果顯示,使用SGLT2抑制劑的患者住院心衰竭率顯著降低(RR 0.77),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也減少(RR 0.88),但全因死亡率無顯著差異(RR 0.88)。這些好處在不同時間的MI患者中一致,但對全因死亡率的影響仍不明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美國2型心肌梗塞(T2MI)與1型心肌梗塞(T1MI)患者的心血管資源使用情況。研究涵蓋了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的數據,發現T2MI患者在心血管藥物和程序的使用上顯著低於T1MI患者。例如,T2MI患者的P2Y12抑制劑處方率僅4.8%,而T1MI則為52.8%。此外,T2MI患者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的比例也明顯較低。這顯示T2MI患者在護理上存在潛在缺口。 PubMed DOI

急性心肌梗塞(AMI)後的心臟衰竭(HF)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但相關住院風險因素的資料仍然不足。本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9年間的AMI患者數據,發現9.1%的患者在一年內因HF住院。高風險患者中,住院率更高,接近25%。心臟衰竭的發生率在這段期間幾乎翻倍,且HF住院與一年內死亡率增加三倍有關。這些結果顯示,針對AMI後的護理策略亟需改善,以應對HF的日益負擔。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SGLT2 抑制劑可以提升心臟衰竭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和身體活動能力,無論射出分率或是否有糖尿病。這點從 KCCQ 分數、六分鐘步行距離,以及最大攝氧量等指標,相較於安慰劑組都有明顯進步可以看出來。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塞後使用SGLT2抑制劑的病人,一年內再發心肌梗塞、住院、死亡和心臟驟停的風險都比較低。不過,對急性心衰竭住院、心房顫動或中風的影響則沒差異。未來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經服用dapagliflozin超過一年,在心肌梗塞後接受心導管治療時,發生no-reflow現象的機率較低。不論是STEMI還是NSTEMI,dapagliflozin都有保護效果,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在接受PCI治療的STEMI病人中,手術後1.5天內發生的急性腎損傷(早期AKI)會比晚發型AKI帶來更高的死亡風險,尤其是有心因性休克的患者。早期發現和預防早期AKI,有助於提升病人預後。 PubMed DOI

這項大型研究發現,對新診斷急性心肌梗塞且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使用SGLT2抑制劑能明顯降低心衰竭住院和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尤其是心臟功能較差(LVEF<50%)者效果更好,且不受血糖控制或藥物種類影響,建議可優先考慮使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