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T2i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GLP1

夜間高血壓是晚上血壓偏高,容易被忽略,卻會增加心臟和器官損傷風險。診斷主要靠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減鹽、減壓、改善睡眠)和使用長效降壓藥物著手,必要時可考慮新一代藥物。定期監測和個人化治療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心臟移植後常見心臟、腎臟和代謝問題,治療選擇有限。SGLT2抑制劑原本用於糖尿病,現已證實對心腎疾病有益,初步研究也顯示對心臟移植病人有潛在好處,能改善血糖、體重和腎功能,但仍需更多研究證實,目前已有臨床試驗進行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研究發現,使用ertugliflozin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時,容易出現真菌感染、泌尿道感染、糖尿病酮酸中毒等嚴重副作用,尤其是女性和45歲以上患者,且多在用藥首月發生。建議醫師治療初期要密切觀察,並先評估病人有無生殖器感染史,以降低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DELIVER 研究顯示,即使心臟射出分率(EF)改善到 60% 以上,這類心衰竭患者(HFimpEF)仍有明顯心衰惡化和心血管死亡風險。無論 EF 改善幅度如何,dapagliflozin 都能穩定降低心衰惡化或心血管死亡風險,效果和安全性一致。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治療射出分率降低型心衰竭,重點是降低死亡、住院和改善症狀。主要藥物有ACEI/ARNI、beta阻斷劑、MRA和SGLT2抑制劑,建議6到12週內逐步加到目標劑量。部分病人可考慮其他藥物或裝置,並依副作用調整用藥。缺鐵者建議靜脈補鐵,床邊超音波有助診斷和追蹤。 相關文章 PubMed 推理

這項針對平均90歲、健康狀況複雜且因急性心衰竭住院的長者研究發現,使用SGLT2抑制劑(empagliflozin或dapagliflozin)能明顯降低一年內死亡率和心衰竭再住院風險,無論心臟功能如何都有效。雖然泌尿道和生殖器感染風險略高,但整體耐受性不錯,停藥情形少,顯示這類藥物對高齡高風險患者既有效又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病例報告描述一位83歲糖尿病患者,停用SGLT2抑制劑後,心音中的第四心音(S4)變明顯,恢復用藥後又改善。S4變化和症狀有關,且經心音圖證實。這顯示監測S4有助於評估SGLT2抑制劑治療效果,並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心臟衰竭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橫斷性研究發現,empagliflozin能改善GSD相關IBD患者的臨床症狀和實驗室數據,多數家長也覺得感染和口腔潰瘍有減少。不過,約有三成病人出現像泌尿道感染、低血糖等副作用。整體來說,empagliflozin有幫助,但副作用要小心監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法國回溯性研究分析65歲以上長者使用SGLT2抑制劑後,發生糖尿病酮酸中毒(DKA)的55例案例。患者多為男性,年齡中位數74歲,常有多重疾病與多種用藥。主要誘因是感染、脫水和禁食。全部需住院,逾三分之一進ICU,死亡率1.8%。年輕、酸中毒嚴重或感染者進ICU機率較高。建議長者用藥時要特別小心並密切監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針對住院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標準胰島素治療外,加用SGLT2抑制劑(如empagliflozin)能更快控制血糖,減少胰島素用量,且不會增加酮體或嚴重低血糖風險。不過,還是要密切監測酮體並調整胰島素劑量,確保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