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對於有心衰竭且射出分率輕度降低或保留的病人,即使有罹患ATTR-CM的風險,標準心衰竭藥物(如SGLT2抑制劑、ARNI、MRA)都還是安全有效,不用因為評估類澱粉沉積症而延遲治療。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臟澱粉樣變性症(CA)是一種難治的疾病,治療選擇不多,常見的心衰竭藥物可能會引起不適或增加低血壓風險。本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CA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潛在好處。研究對象為53名接受empagliflozin或dapagliflozin治療的患者,平均年齡81歲。結果顯示,SGLT2i耐受性良好,少數出現尿路感染,且無直立性低血壓病例。功能狀態改善及住院次數減少的趨勢值得注意,建議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綜合分析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轉甲狀腺素澱粉樣心肌病(ATTR-CM)患者的影響。研究包含五項研究,共9,76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SGLT2i能顯著改善多項健康指標,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心衰住院率等。此外,使用SGLT2i的患者心律不整的風險也較低。總體來看,SGLT2i可能有助於改善ATTR-CM患者的預後,但仍需進一步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來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新研究顯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SGLT2i)對澱粉樣心肌病患者有顯著益處,尤其是轉甲狀腺素和澱粉樣輕鏈澱粉樣變的病人。這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 2009 至 2024 年間的數據,發現接受 SGLT2i 治療的病人五年生存率為 62.6%,顯著高於未接受者的 39.1%。此外,沒有心衰竭的病人也顯示出死亡率顯著降低。整體而言,SGLT2i 治療對有心衰竭的澱粉樣變病人有明顯的生存益處,並可能對其他病人也有幫助。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心臟衰竭患者中顯示出潛在的血液學益處,但對心臟淀粉樣變性(CA)患者的影響尚未研究。本研究比較了20名接受最佳醫療療法(BMT)加SGLT2i的CA患者與20名僅接受BMT的對照組。結果顯示,SGLT2i組的血紅素和紅血球比容顯著增加,而對照組則下降。雖然SGLT2i組的血清鐵水平有所改善,但未達統計顯著性。功能能力方面,兩組無顯著變化,但SGLT2i組的指標保持穩定。總結來說,SGLT2i療法改善了CA患者的血液學參數,並穩定其功能能力。 PubMed DOI

SGLT2 抑制劑原本是糖尿病藥,現在也被發現對治療 ATTR-CM 這種嚴重心臟病有潛力。雖然現有藥物如 tafamidis 有幫助,但風險還是很高。SGLT2 抑制劑有望降低死亡率、住院率和心律不整,和 tafamidis 合用可能更有效。不過,還需要更多臨床試驗來證實效果和用法。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SGLT2 抑制劑在心臟類澱粉沉積症患者中看起來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副作用發生率和停藥率都很低。使用這類藥物與降低全因死亡風險及降低 NT-proBNP 水準有關,但對於心衰竭住院率則沒有顯著降低。目前還需要更多隨機對照試驗來確認這些益處。 PubMed DOI

美國有數百萬人罹患射出分率保留型心衰竭(HFpEF),五年內存活率不到25%。過去幾乎沒有效治療,但近五年來,像SGLT2抑制劑、非類固醇型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等新藥,臨床試驗都顯示明顯效果,正逐步改變HFpEF的治療方式。 PubMed DOI

一名43歲男性因神經症狀就醫,經多重影像與基因檢查確診為心臟類澱粉沉積症(ATTR)。起初用tafamidis治療效果不錯,但感染COVID-19後心臟功能變差。後來加強治療並調整藥物,病情穩定下來。這案例凸顯早期多重影像診斷和個人化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SGLT2抑制劑等新療法讓HFpEF變得可治療,正確診斷更重要。但HFpEF常被低估或漏診,尤其是肥胖或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因診斷困難。這篇綜述說明診斷挑戰,並提出5步驟協助醫師辨識不明呼吸困難的HFpEF,強調基層醫師早期發現的重要性,也討論提升社區轉診與診斷率的方法。 PubMed DOI

心臟衰竭合併射出分率降低(HFrEF)診斷依據症狀及LVEF≤40%。治療以ARNI(首選)、beta-blocker、MRA和SGLT2抑制劑為主,能有效降低死亡和住院率,越早、越完整使用效果越好。若需要可加用其他藥物。缺鐵常見,靜脈鐵劑有助改善運動力並減少住院。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