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5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脊髓損傷(SCI)患者常面臨代謝變化,導致肥胖、胰島素抵抗及血脂異常,增加心臟代謝疾病風險。雖然運動和飲食調整是預防的關鍵,但對SCI患者來說挑戰重重。Tirzepatide是一種FDA批准的藥物,專為2型糖尿病成人肥胖設計。一位40多歲的男性SCI患者在使用tirzepatide三個月後減重31磅,血脂改善,唯一副作用為胃灼熱。這案例顯示tirzepatide可能對SCI患者的心臟代謝疾病有幫助,但仍需進一步研究其長期效果及副作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藥物監測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在歐盟的藥物安全評估中非常重要,但對其活動的定量研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2012至2022年間PRAC對抗糖尿病產品的安全信號評估,發現321對藥物-不良事件配對,主要是第二代抗糖尿病藥物。雖然有些配對經歷多次評估,但近一半的情況下不需採取監管行動。大多數評估來自定期安全更新報告,更新產品信息是最常見的結果。研究指出,定期報告不適用於緊急安全通知,這需透過即時的信號評估來處理。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前列腺癌(PCa)是美國男性中第二常見的癌症,與肥胖和代謝症候群有密切關聯,影響41.9%的人口。這篇綜述探討了PCa與這些代謝狀況的潛在聯繫,指出肥胖和代謝症候群可能影響PCa的進展。雖然這些關聯尚未完全明瞭,但關鍵生物標記及其與肥胖和糖尿病的代謝產物之間的互動,為未來研究提供了希望。特別是胰島素代謝和FOXC2的角色值得關注,因為它們與胰島素抵抗及PCa細胞增殖有關。這篇文章強調了進一步研究這些關係的必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促進多肽(GIP)是一種重要的腸促胰島素荷爾蒙,對維持葡萄糖耐受性有幫助。雖然GIP是首個被發現的腸促胰島素,但研究上常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類胰高血糖素肽1(GLP-1),後者已用於糖尿病和肥胖治療。近期研究顯示,激活或阻斷GIP受體(GIPR)對治療肥胖和糖尿病有益,讓GIP的研究熱度上升。GIP被認為是一種多功能荷爾蒙,可能影響多種代謝效應,未來有望成為新療法的關鍵。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阿茲海默症(AD)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療選擇不多。最近研究發現,抗糖尿病藥物可能透過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神經發炎,對神經有保護作用。本研究系統評估26項隨機對照試驗,分析7,361名參與者,重點在於不同抗糖尿病藥物對認知功能和Aβ沉積的影響。結果顯示,低劑量的胰島素地特美在認知改善上效果最佳,二甲雙胍則在降低Aβ方面最有效。雖然這些藥物顯示潛力,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其長期安全性和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DPP-4抑制劑linagliptin(LIN)對慢性冠狀動脈缺血的影響,使用豬模型進行實驗。十七隻約克夏豬經手術誘導缺血後,接受五週的LIN或載體治療。結果顯示,LIN顯著改善心臟功能,包括心搏量和心肌灌注,並降低纖維化及凋亡標記物。此外,LIN增強了細胞存活的信號通路,並減少不良重塑相關蛋白質。這些結果顯示LIN可能有助於改善左心室功能,並強調進一步研究其在缺血性心臟病治療中的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基於GLP-1的療法已顯著改變超重和肥胖的管理方式。Liraglutide每日3.0毫克可減輕6-8%體重,Semaglutide每週2.4毫克則可達12-15%,而tirzepatide在無糖尿病的肥胖者中可減輕約20%。這篇綜述探討了各種GLP-1療法的效果,包括單一、雙重及三重激動劑。現在,Semaglutide和Cagrilintide的組合正在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並且口服Semaglutide及其他非肽類激動劑也在開發中。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通常可透過逐漸增加劑量來管理。這些療法有望徹底改變肥胖及相關疾病的治療,但維持體重減輕仍是一大挑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1型糖尿病(T1D)因自體免疫破壞胰臟β細胞,需終身胰島素治療。儘管糖尿病技術進步,血糖控制仍困難。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在T1D患者中也普遍存在。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已獲准用於2型糖尿病(T2D)和肥胖,現正研究其在T1D的應用。研究顯示,GLP-1 RAs如semaglutide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胰島素需求及減輕體重。雖然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但整體而言,GLP-1 RAs在T1D管理中展現出顯著的治療優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隨著日本人口老化,糖尿病老年患者逐漸增加。最近一項調查針對777名糖尿病患者,評估他們對癡呆症作為潛在併發症的認識。結果顯示,458名患者認為血糖控制不佳會增加癡呆症風險,176名則提到低血糖。認知衰退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對癡呆症的認識不足,以及治療方法。研究指出,根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認知問題風險會隨之變化,建議在管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時,應提供適當的HbA1c目標指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糖尿病的異質性,分析德國FoCus隊列中的五個亞型,包括SAID、SIDD、SIRD、MOD和MARD,共有416名參與者。主要發現顯示,所有糖尿病亞型的炎症標記和GLP-1水準均高於對照組,顯示出共同的分子途徑。生活方式因素在各亞型中差異顯著,特別是SIDD和SIRD組的教育程度較低,顯示需針對性糖尿病教育。研究強調早期預防策略及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