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糖尿病的異質性,分析德國FoCus隊列中的五個亞型,包括SAID、SIDD、SIRD、MOD和MARD,共有416名參與者。主要發現顯示,所有糖尿病亞型的炎症標記和GLP-1水準均高於對照組,顯示出共同的分子途徑。生活方式因素在各亞型中差異顯著,特別是SIDD和SIRD組的教育程度較低,顯示需針對性糖尿病教育。研究強調早期預防策略及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若有慢性腎臟疾病,會加劇心血管問題。了解腎臟病理對管理和預測結果很重要,特別對患有CKD的糖尿病患者。因此,因斯布魯克糖尿病腎臟疾病群(IDKDC)研究針對輕至中度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以了解不同腎臟病理的情況。這項研究可能促使輕至中度腎功能受損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定期腎臟檢查,以獲得更好的風險評估和個人化照護。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貧困地區糖尿病患者合併症較多,多吃蔬菜少吃甜點。未被診斷者生活方式無顯著差異。建議貧困地區加強篩檢,提升糖尿病識別,鼓勵更健康生活。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T2D)和前期糖尿病的代謝異質性,超越傳統的空腹血糖或HbA1c分類。研究人員識別出四種代謝亞表型,分別是肌肉胰島素抗性、β細胞功能障礙、腸促胰島素作用受損及肝臟胰島素抗性,並發現個體之間存在顯著變異。透過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OGTT)和機器學習,研究團隊成功預測這些亞表型,並提供有效的風險分層及針對性治療策略,以預防T2D,挑戰傳統的血糖水平分類方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新診斷的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使用k-means群集演算法分析567名參與者,識別出四種亞型:嚴重胰島素缺乏型(SIDD)、年齡相關型(MARD)、輕度肥胖相關型(MOD)和嚴重胰島素抵抗型(SIRD)。研究發現,SIDD和SIRD的血糖及脂質指標較高,MOD的胰島素水平最高。用藥模式也不同,各亞型在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上存在顯著差異,顯示基於群集的分類方法能有效指導個性化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比利時1型糖尿病患者中,代謝異常(如肥胖、胰島素抵抗等)越來越普遍。過去20年,儘管血糖和血脂控制有所改善,肥胖率卻從2001年的12.1%上升至2022年的21.7%。合併代謝異常的患者,血糖水平較高,且更可能使用輔助療法。這些異常與眼部問題、神經病變等併發症有強烈關聯。研究建議,治療應重視體重管理及其他代謝因素,並探索輔助療法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德國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心血管疾病(CVD)和肥胖的盛行率,並檢視抗糖尿病治療的變化。分析了2014至2020年450萬名公費保險的醫療數據,發現到2020年T2D盛行率為11.4%,其中53%有CVD,39.3%有肥胖,20.9%同時有兩者。治療方面,僅4.9%的患者使用GLP-1RAs,9.7%使用SGLT2抑制劑,顯示這些治療的使用仍然偏低。 PubMed DOI

針對2型糖尿病的精準治療,需要考量治療的多樣性和臨床預測因子,以找出最能受益的患者。最近的研究分析了10項大型心血管試驗的數據,專注於使用DPP-4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的患者全因死亡率。結果顯示,安慰劑組的死亡時間變異性高於治療組,但未找到解釋治療異質性的預測因子。這顯示在高心血管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精準治療改善全因死亡率的潛力有限,強調了早期與血糖控制和體重相關的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前期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代謝異質性,指出傳統分類可能忽略了重要差異。研究人員透過居家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OGTT)和持續葡萄糖監測儀(CGM),發現不同的葡萄糖曲線形狀能預測代謝亞表型。在32名早期葡萄糖失調者中,識別出與肌肉或肝臟胰島素抗性及β細胞功能障礙相關的亞表型。機器學習模型在預測這些亞表型上表現出高準確率,可能有助於早期風險分層及個性化管理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T2D)在健康上的影響相當大,強調了有效管理的重要性。隨著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等新藥的推出,這些藥物對心血管和腎臟有益,但實際處方率仍偏低。研究分析了超過147,000名T2D患者,發現83%的患者符合使用這些藥物的指徵,但實際上只有32%被開立。這顯示許多未接受治療的患者面臨心血管或腎臟風險,需進一步研究以找出採用這些療法的障礙,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瑞典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糖尿病藥物遵從性,涵蓋594,918名於2006至2022年間開始治療的個體。結果顯示,低可支配收入、依賴社會收入支持、居住在大城市及同居狀況都與藥物遵從性差及治療中斷率高有關。低收入者不遵從治療的可能性高出18%,而接受社會支持者則增加9%。居住在大城市的患者不遵從的可能性更高達28%。研究強調需針對這些脆弱群體進行干預,以改善藥物遵從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