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2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自體免疫型膜性腎病變,若為了等自發緩解而延後免疫抑制治療,對最後還是需要治療的病人,腎功能惡化會更明顯。延遲治療時間越久,eGFR下降越多。用蛋白尿和腎功能來分風險,有助預測誰會自發緩解、誰風險高。及早找出高風險病人並及時治療,有助保護腎臟。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法國研究發現,遺傳性ATTRv患者的腎臟問題常被忽略,傳統治療下腎功能多半持續惡化,甚至得洗腎。但接受siRNA治療的患者,腎功能大多穩定甚至改善,蛋白尿也明顯減少。顯示siRNA治療有望成為保護ATTRv患者腎臟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PH1 是罕見遺傳病,會造成腎結石和腎損傷。Nedosiran 這款 RNA 干擾藥在 PHYOX3 研究中,對 40 位 PH1 患者追蹤最長 42 個月,結果顯示能有效降低尿液草酸超過六成,腎結石發生率減半,腎功能也穩定。副作用多為輕微注射部位反應,沒發現嚴重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長期研究發現,腸道菌相越多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就越低,尤其是Lachnospiraceae這類細菌和較好的腎功能有關。結果顯示,維持腸道健康有助於預防腎臟疾病,腸道和腎臟健康息息相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國際居家透析聯盟(IHDC)推動全球居家透析(含腹膜透析與居家血液透析),強調病人賦能、醫療教育、資源發展及政策整合。雖然居家透析有生活品質與成本優勢,但使用率仍低。2024年IHDC宣言將成為提升全球居家透析認知與推廣的行動藍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102位活動性梅毒患者的研究發現,多為中年男性,常見急性腎損傷。腎臟病變以膜性腎病、HIV相關腎病、急性間質性腎炎及腎小管損傷為主,且不少人同時有HIV或肝炎。研究指出,梅毒會引發多種腎臟問題,且常因共感染而加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1,020位腎臟移植病人,發現術後2天內發生低血壓,會增加延遲移植物功能、住院天數變長及移植物失敗的風險;但手術中低血壓則沒有這些影響。也就是說,術後低血壓才是腎臟移植後不良結果的關鍵風險因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對有結節性硬化症(TSC)的嬰兒,若在3個月大前、腎臟腫瘤還沒出現時就開始用sirolimus,可以明顯降低腫瘤發生率,且安全性不錯,副作用多為輕中度。也就是說,TSC患者及早預防性用藥,有助於預防腎臟腫瘤。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團隊結合臨床與基因資料(如性別、蛋白尿、eGFR、COL4A5變異),開發出一套能準確預測X染色體連鎖Alport症候群患者30歲前腎衰竭風險的模型(AUC > 0.80),有助於分層管理與預後評估,提升照護品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