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3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針對中國兒童aHUS的研究發現,只有兩成有相關基因突變,但超過一半有factor H自體抗體(多伴隨CFHR1基因缺失)。CFHR5的p.V170M變異也較常見。CFH基因突變者腎臟預後最差,沒用補體抑制治療時一年存活率僅45%。同時有factor H自體抗體和CFHR1缺失的兒童復發率更高。整體來說,基因背景對預後影響很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發現,COVID-19疫情期間兒童感染後腎小球腎炎(PIGN)病例一開始減少,後來又增加,季節分布也變了。疫情期間確診的孩子年紀較小,症狀較輕,實驗室數據也有差異。整體來說,疫情改變了PIGN的流行情形和臨床表現。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單一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導入AI智慧腹膜透析照護計畫後,病人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依從性高(回報率80%以上)者,12個月後血清鈣和iPTH控制較好,但對血磷沒明顯影響。整體來說,這個計畫有助提升依從性並改善部分礦物質控制,但對長期成效還需更多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空氣污染不只傷害心肺,還會增加慢性腎臟病和腎小球疾病的風險。全球研究都證實這點,但相關機制還有待釐清。因為空污是可控的風險,透過政策和個人努力改善空氣品質,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腎臟病惡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美國2010到2022年兒童腎病症候群治療趨勢顯示,rituximab使用明顯增加,近半數患童合併使用類固醇節省藥物。現今最常用的藥物是rituximab、tacrolimus和mycophenolate,傳統的cyclosporine和cyclophosphamide則逐漸被取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類固醇抗藥性腎病症候群的兒童中,發病時血清白蛋白濃度較高(2.3 g/dL以上)有助於預測是否帶有基因變異。約有21%病童有基因變異,這些人對免疫抑制治療效果較差,五年腎臟存活率也較低。相較之下,病理特徵參考價值不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統合分析發現,中風患者(不分類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且這種關聯不受年齡、性別或地區影響。研究強調,維持血管健康有助於預防或延緩阿茲海默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2023年歐洲腎臟健康聯盟政策論壇強調,歐盟應推動更永續的腎臟照護。與會者認為,應積極預防慢性腎臟病、提升器官捐贈與移植率,並透過政策和創新,減少腎臟治療對環境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Netherton syndrome 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由 SPINK5 基因突變引起,會導致皮膚發紅、脫屑,頭髮脆弱,還有類似過敏的症狀。受影響的孩子從出生起就需要特別注意體液和鹽分的管理,因為他們的皮膚屏障受損,容易因此產生腎臟方面的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1.7萬名ICU急性腎損傷病人,根據腎功能和尿量變化分成四種亞型。結果發現,腎功能惡化但尿量增加的病人死亡率最高,腎功能改善且尿量穩定的病人預後最好。這有助於未來針對不同AKI病人,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建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